栏目分类
热门嘉禾名士文章推荐

广告赞助商

主页 > 嘉禾名士 > INTRODUCE

晚清收藏名家沈伯云

2014-09-19 08:48 作者:沈惠金 来源:www.jiaxing.cc 浏览: 我要评论 (条) 字号:

摘要:沈伯云,名云、又名庆云,字伯云,又字书卿,别号松隐子,桐乡崇福人,为同治四年(1865年)乙丑补庚申科秀才。

  崇福镇西寺弄西侧南口,今横街96号之老宅,为晚清收藏名家沈伯云故居。

  沈伯云,名云、又名庆云,字伯云,又字书卿,别号松隐子,桐乡崇福人,为同治四年(1865年)乙丑补庚申科秀才。龆龄时,他常随少坡舅舅拜访城隍庙道士俞杏苑等书画名家,品评法书名画,耳濡目染,颇有所得,长辈们也叹其“有宿慧”。沈伯云通说文,精鉴别,所藏翁方纲、刘墉、梁同书、王文治、朱彝尊等真迹众多,曾得西泠四家丁蒋奚黄手礼,请好友胡钁摹勒上石,搨赠同好。又集秦汉以来古印百枚,摩挲珍秘,尝自谓:“余生平无他嗜好,惟喜金石书画。”其好古之勤、书法之精,为吴昌硕、沈淇泉诸人所推崇。

  沈伯云交游甚广,与同邑名流吴滔(伯滔)、胡钁(匊邻)、屈元爔(芷塘、祉堂)、徐多绅(藕卿)等常有诗酒文会,与同邑收藏大家李嘉福还是姻亲。与秀水蒲华(作英)也有交情,嘉兴沈翰(藻卿)、沈卫(淇泉)则是沈氏本家族弟,常有交往。光绪十年(1884年),沈伯云与安吉吴昌硕(俊卿)在苏州订交。沈伯云曾手书云:“余于庚辰秋,在家淇泉处见石印数方,壬午夏在陆存斋家见楷书《吴退楼墓志》,知其艺之工,不知其品之介、人之雅焉。甲申订交于吴门,畅论金石,相见恨晚。嗣遇同客时,无不朝夕过从,一时不见不乐也。”吴昌硕也常到语溪拜访吴滔、沈伯云。吴昌硕曾为沈伯云刻“松隐盦”朱文印,吴滔画佛像于侧,吴昌硕亦一并刻之,胡钁在印侧又刻观款。一印涉及四位名士,一时传为印林佳话。吴昌硕《缶庐集》中收有《题松隐斋》、《松隐闇读书图为沈伯云庆云题》等诗,可见证两人的友谊。

  光绪十三年,沈伯云以江苏补用知县署靖江县丞。吴滔作《四石图》相赠,题款为“伯云二兄将之官靖江,吴滔画此四石为赠,时光绪丁亥二月。”沈伯云得画大喜,请吴昌硕为之题句,不料此画途中遗失,懊恼异常。吴滔闻讯,复作图相赠,沈伯云在画后作题记,说明失画与补画缘由。

  横街风流名士蔡锡琳曾于道光年间从海宁千金购得绉云石,舍置福严寺。同治年间,民间开始讹传“灵石”的说法,于是出现百姓纷纷掷石以卜祸福吉凶的荒唐行为。久而久之,绉云石日渐磨损,石旁也断砖碎瓦堆积。地方士绅深以为憾。沈伯云为保护绉云石奔走呼号,他联系屈元爔等地方士绅,在绉云石旁筑一矮围墙,将石围在当中,游人可观而不可近。他还组织了护石会,邀请地方名流参加。沈伯云请德清俞樾作《福严寺护石记》,文中简略记述绉云石的来历,说明发起护石的缘由。文章由胡钁刻于石碑,立于绉云石旁。于是,掷石以卜祸福的愚举顿止,绉云石终于得以保护。为此,吴滔曾赠沈伯云《护石图》。

  百年沧桑,沈伯云当年的收藏之物,早已不知散落何处,他为语溪四大名石写的诗倒是流播甚广。如《梅花石》:“一角荒凉地,名园溯友芳。片云飞不起,曾侍寿阳妆。”又《绉云石》:“触起才肤寸,从龙指顾间。九垓霖雨后,投老入空山。”又《耐寒石》:“倦卧荒榛里,依依念故人。但留硕果在,寒尽自回春。”又《牡丹石》:“历尽冰霜劫,繁华似旧时。使君风雅客,慎莫费胭脂。


沈伯云所著的《寄嗜录》

顶一下
(7)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特别说明

◎ 广告赞助

◎最新评论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
      表  情:
      评论内容:
      * 请注意用语文明且合法,谢谢合作 审核后才会显示! Ctrl+回车 可以直接发表

      ◎ 阅读说明READ EXPLANATION

      ☉出处:嘉兴故事         网址:http://www.jiaxing.cc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和网址。
      ☉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由各报章媒体精心收集而来,本站不做任何商业用途。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您想转载此处文章请注明原作者和本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