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热门嘉禾名士文章推荐

广告赞助商

主页 > 嘉禾名士 > INTRODUCE

吕留良:不仕清廷,提倡朱学(2)

2014-09-28 13:47 作者:高云玲 来源:www.jiaxing.cc 浏览: 我要评论 (条) 字号:

摘要:削发为僧 顺治十年,二十五岁的吕留良易名光纶,参加清廷科举考试,成诸生。背负国仇家恨的吕留良为何应清廷的科考?他在《耦耕诗》中表达了自己的苦衷:谁教失脚下渔矶,心迹年年处处违。雅集图中衣帽改,党人碑里


  削发为僧

  顺治十年,二十五岁的吕留良易名光纶,参加清廷科举考试,成诸生。背负国仇家恨的吕留良为何应清廷的科考?他在《耦耕诗》中表达了自己的苦衷:“谁教失脚下渔矶,心迹年年处处违。雅集图中衣帽改,党人碑里姓名非。苟全始信谈何易,饿死今知事最微。醒便行吟埋亦可,无惭尺布裹头归。”原来为了苟全性命,吕留良不得不改名参加科举,然而,周全于科场处处违心,才发觉与民族大义、个人节操相比,“饿死今知事最微”。他一生对此次“失脚”科考深以为耻。

  康熙五年,浙江学使至嘉兴考核生员,吕留良拒不应试,被革除诸生,从此绝意仕途,隐居故乡崇德南阳村东庄(今桐乡市崇福镇南面)。

  康熙十七年,为笼络当时的一批名士,清廷开博学鸿词科。浙江首荐吕留良。吕留良誓死不从,他的儿子四处奔走,请求当事者,才得免。

  康熙十九年,清廷为拉拢前明遗民,征聘天下山林隐逸之士,嘉兴郡守又推荐吕留良。吕留良被逼无奈,削发为僧,说:这样就可以舍弃我了。他寄信给清溪徐方虎说:我这个病越来越严重,剩下的日子不多了,已经削顶为僧。从此木叶蔽影,再活几年,编辑完一两本无用之书。愿望足矣。

  其子吕葆中所撰的《行略》中细致地记录了吕留良出家为僧的生活:“筑室于吴兴埭溪之妙山颜,曰风雨巷,峭壁寒潭,长溪修竹,有泉一泓,构亭其上,题以二妙。先君幅巾拄杖,逍遥其间。四方问学之士晨夕从游,有濂溪吟风美月之意。”

  吕留良曾与黄宗羲交好。二人同是前明遗民,都参加过抗清斗争,又一个是崇德人,一个是余姚人,曾经情同手足。后因学术追求、立身旨趣不同而分道扬镳。吕留良“失脚”顿悟后誓死不仕清朝,黄宗羲则随着复明无望,在坚持不仕清廷的原则下,开始和清朝官员交往。后又执教于官员姜希辙家。吕留良知道后,作诗《问燕》、《答燕》二首以讥讽。《答燕》诗有云:“新巢喜得依王谢,千门万户终不贫。”足见吕留良政治立场之坚定。

  吕留良还借评选时文严“夷夏之防”。吕葆中在《行略》中写道:“其议论无所发泄,一寄之于时文评语,大声疾呼,不顾世所讳忌。穷乡晚进有志之士,闻而兴起者甚众。”吕留良去世后,曾静读其评选的时文,再萌反清复明之念,可见其言论之影响。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特别说明

◎ 广告赞助

◎最新评论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
      表  情:
      评论内容:
      * 请注意用语文明且合法,谢谢合作 审核后才会显示! Ctrl+回车 可以直接发表

      ◎ 阅读说明READ EXPLANATION

      ☉出处:嘉兴故事         网址:http://www.jiaxing.cc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和网址。
      ☉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由各报章媒体精心收集而来,本站不做任何商业用途。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您想转载此处文章请注明原作者和本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