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03年,邱开甲夫妇在新塍镇小蓬莱公园合影留念。 1925年7月15日,邱开甲出生于新塍镇,幼年亡母,由祖母领养长大,曾就读于新塍镇小学,聪颖伶俐,成绩优秀,性格刚强不阿,常与人打擂台取胜。十三岁时考入省立嘉
![]() 2003年,邱开甲夫妇在新塍镇小蓬莱公园合影留念。 1925年7月15日,邱开甲出生于新塍镇,幼年亡母,由祖母领养长大,曾就读于新塍镇小学,聪颖伶俐,成绩优秀,性格刚强不阿,常与人打“擂台”取胜。十三岁时考入省立嘉中(现嘉兴一中)读书,到嘉兴城独立生活,学习成绩名列全班之首,热心帮助同学,被大家称为“小先生”。中学毕业后,以优异成绩考取天津北洋大学冶金工程系。1948年秋,去台湾工矿公司工作。1952年3月,留学美国密苏里州大学,获冶金工程硕士。接着,考取美国西北大学材料科学系,攻读电子电脑超导体新技术研究,获博士学位,被美国国际商业机器公司(IBM)聘任研究员。在该公司二十六年科学技术革新中,攻破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创造了世界首台“磁泡记忆器”及超大型积体电路,成功应用于航天航空;开创了印字机与复印机上先导墨水喷射技术,使复印材料图像清晰流程加速稳定,荣获美国特许专利发明奖九项、IBM发明成就奖三次,在美国各界科学杂志上发表论文二十五篇,被誉称为“世界电子大王”,入选美国科学委员会编著的《名人录》。 邱开甲的创造发明是经过上百次实验,千辛万苦用心血汗水换来的。一次,在攻关宇宙飞船中,火箭上用的超导体薄膜太厚,要改进为“微薄型”薄膜,邱开甲查阅了世界上关于“薄膜”的资料,找不到“微薄型”薄膜资料,只好自己实验试制。他日夜在实验室研究薄膜材料的组成,一个星期过去了,在历经了八次失败后,邱开甲依然不灰心,跟踪追视薄膜在形成平面版块时的结构造型,发现积体电路传入电器时电流强度不稳,造成薄膜厚薄不匀。找到根节后,邱开甲加设了“电控器”,使电流量平稳输入,试制出来的薄膜既微薄又光亮,应用于宇宙飞船、火箭,获得成功,受到IBM嘉奖。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美国科学委员会推行一项多功能电脑计算打字复印机,专家们试行未果,图像质量模糊。IBM把这项任务交给邱开甲来攻关。接受任务后,邱开甲连续半个月不回家,吃睡在实验室,把公司交给他的那台打字复印机进行“解剖”,将机器拆开、装好,一边试验一边找“病根”,终于发现是因为老式“薄膜”厚薄不均匀,造成复印件图像模糊不清晰。于是,邱开甲采用超导体大型积体电路电器光导墨水喷射技术,使造型磁泡记忆图像显示成影清晰,光度明亮,取得成功。现在全世界都在推广使用此类打字复印机。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