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周懒予约生于崇祯三年(1630),其祖父周慕松下得一手好棋,懒予五六岁时就喜欢坐在边上看他下棋,经耳濡目染,逐渐懂得了围棋的攻守应变之法。
![]() 《周懒予先生围棋谱》 周筼编纂 小店生涯午后清,围棋一局斗输赢。 懒周奕谱人多熟,袖手旁观仔细评。 这是梅里(王店古称)诗人姚驾鳌《梅花溪棹歌》中的一首,说的是明末清初的梅里镇上,人们受国手周懒予的影响,下围棋成了一种时尚。 围棋起源于中国,是一项古老的文化遗产,相传为尧帝所创。到了明清两代,出现了如江苏过百龄、黄龙士,浙江周懒予、徐星友,安徽汪汉年、周东侯等一大批国手。在他们的带动下,长期为士大夫垄断的围棋开始在市民阶层中发展起来,并涌现出了一批“里巷小人”的棋手。他们通过频繁的民间比赛活动,使得围棋进一步得到了普及。 周懒予真名周嘉锡,字览予,因他下棋的美誉,后被人讹传为“懒予”,其真实名字反而不被人知。《梅里志》称:“谚云:‘褚画周棋王八诗’,谓叔铭介人及览予也。”意思是说,在王店镇上,褚叔铭的画绢、周览予的棋艺和王翃(字介人)的诗词旗鼓相当、名声在外。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