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严辰所编的县志,称《光绪桐乡县志》,亦称严志或光绪志。其内容详尽,史料丰富,考订严谨,体例完备,为同类县志所少见。内容篇幅也比八十多年前的《桐乡县志》(嘉庆)扩增了数倍。因此,他的同年故交、经学大师
严辰所编的县志,称《光绪桐乡县志》,亦称严志或光绪志。其内容详尽,史料丰富,考订严谨,体例完备,为同类县志所少见。内容篇幅也比八十多年前的《桐乡县志》(嘉庆)扩增了数倍。因此,他的同年故交、经学大师俞樾(曲园),高度评价《光绪桐乡县志》并为之题名,还在给严辰的信中,誉之为“体大而义精,文详而事核,洵必传之书也”。 为编《光绪桐乡县志》,严辰凭一己之力,耗一家之财,从五十五岁到六十五岁,十年如一日,不论在家或是外出,每天都把编写县志作为主要工作,连旅途之中的船上也不例外。志书编成之日,这位可敬的长者已是皓首飞雪,耳聋目花。如今我们捧读《光绪桐乡县志》,除了感激于严辰对地方文化的巨大贡献,折服于严辰扎实的学问功底之外,更为这位先辈的人格魅力和敬业精神所深深感动。 《光绪桐乡县志》大功告成之后,还有一段后续佳话。 为了纪念自己十余年“备尝辛苦”的编志生涯,严辰将编纂体会写成《墨花吟馆辑志图记》,还特地请外甥沈砚传绘制了四幅图画,描绘自己修志的场景,“用告我邑中后起之秀,俾共知我苦心,而勿轻视此志也” 。 四幅图画分别是“陔余丛考图”(严辰在家中侍奉母亲之余,查考入志资料)、“瓻酒借书图”(严辰赴杭借书,在友人家中对酒据案秉笔)、“篷窗载笔图”(严辰外出,舟中不懈著书)、“海滨闭户图”(严辰闭门谢客专事编志)。 严辰还围绕修志赋诗二十二首附其后,又邀请他的亲朋好友、门生故旧为其题诗,收集了二十六位男女诗人所著百余首唱和之作,其中不乏知名学者如经学大师俞樾等。 《墨花吟馆辑志图记》结集后于光绪十六年(1890)春刻版印书。严辰即寄时任清政府驻日本参赞陈明远,“分赠海东朋好,并征题咏”。一方面,请日本学者予以点评和题词;另一方面,还请日本汉学家兼画家石英(鸿斋居士)根据原来的四幅画,重新绘制四幅插图。之后,严辰把石英所作的四幅插图、驻日参赞陈明远的诗,连同日本、朝鲜学者的六十余首诗赋,一并编为《海外墨缘》一书。(《墨花吟馆辑志图记》、《海外墨缘》收入《中日诗文交流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墨花吟馆辑志图记》受到中外学者的高度评价,无疑是对严辰《光绪桐乡县志》的充分肯定。日本友人石英更是发出“想见其为人”的感叹:“前身或是生中土,未克金环记宿缘。”并且希望严辰“若爱樱花铺锦地,来游蓬岛玉墙城”。 严辰主动向海外展示自己的方志作品,并请求指正点评的举动,是受到当时中日民间文化交流的影响,属于“时尚”之举。他的《墨花吟馆辑志图记》、《海外墨缘》、《光绪桐乡县志》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贡献,也成为严辰晚年的一大亮点。 ![]() 严辰故居遗存(乌镇马道弄)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