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吴滔谱名学源,字惕夫、铁夫,号伯滔,又号疏林,生于清道光二十年(1840),距他的先祖黄叶村庄主人吴之振逝世仅相隔一百二十三年。
晚清山水画家吴滔出自名门之后,且祖孙三代薪火相传,均成大器,丹青世家名扬中国画坛。风光无限的背后,吴滔有着一段鲜为人知的苦难经历,这些苦难可能正是造就这位布衣画家独特气质和平民情结的原因。 吴滔谱名学源,字惕夫、铁夫,号伯滔,又号疏林,生于清道光二十年(1840),距他的先祖黄叶村庄主人吴之振逝世仅相隔一百二十三年。时过境迁,吴氏昔日的豪富已风光不再。吴滔的少年时代,家境已十分平常,祖上传下的黄叶村庄也只剩下断壁颓垣,老屋数椽,有诗为证:“哪复高门喧燕雀,只余荒径纲蛛蛸。” 吴滔是吴之振的七世孙,也许是血管里流淌着风流诗人书画名家血脉的缘故,自幼聪慧过人,却无意功名,潜心学画。据说吴滔年轻时曾至湖州某商号当学徒,清晨起身即忙着去四乡写生,平时谈吐总是嘴不离画,这样的举止自然引起店主的不满。不久,吴滔返归故里,打定主意,既不走科举仕途,也不学经商之道,终年闭门作画,不预外事。 ![]() 梅雨柳烟图轴 (纸本水墨,纵79厘米,横33.8厘米,嘉兴博物馆藏)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