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市隐风流周处士,一廛拉杂狎屠沽。白盐赤米生涯淡,布袜清鞋故态粗。驴背笑翻郑歇后,诗魂惊落李金吾。梁间燕子回头讶,未与寻常百姓殊。 清代嘉兴诗人吴萃恩的这首《南湖百咏采山堂》说的是梅里耿介古怪的诗人周筼,采山堂是周筼在梅里的居所,也是他的诗集
市隐风流周处士,一廛拉杂狎屠沽。白盐赤米生涯淡,布袜清鞋故态粗。驴背笑翻郑歇后,诗魂惊落李金吾。梁间燕子回头讶,未与寻常百姓殊。 清代嘉兴诗人吴萃恩的这首《南湖百咏·采山堂》说的是梅里耿介古怪的诗人周筼,采山堂是周筼在梅里的居所,也是他的诗集名。 周筼(1623~1687),清代梅里著名诗人。初名筠,字公贞,更字青士,别字筜谷,嘉兴人。明末清初时嘉兴兵乱,21岁的周筼为避难而移居王店镇,五年后,朱彝尊也来此定居。这时的周筼已经抛弃了科举入仕的愿望,一心在小镇上开米店,边经营边读书创作,经常把诗稿放置在大米和糠秕之间,旁若无人地吟咏推敲。后因沉湎于诗词,又不善经商,只得关了米店,以授人诗文为生。古今大凡读书人都有点“诗雾腾腾”,常人说他们是“书呆子”,嘉兴人谓之“书独头”,而周筼的性格更显得耿介和古怪。及至后来,当有人赞扬“隐于市廛,而吟咏之声不辍”的隐士时,便会随口说:“你看你看,这位老兄颇有梅里周青士之风。” 笔者是在阅读徐珂在光绪年间编纂的《清稗类钞》里的几则小故事才了解周筼性格的。《清稗类钞》虽属野史,但因编纂态度较严肃,许多资料可当正史来读。 先来看《师友类·周青士好客》:“周青士家嘉兴之梅里,以卖米为业,自晨至午居市肆,过午辄闭肆,登小楼读书。工诗,好客,与朱彝尊、李良年、钟渊映比邻相善,诗酒往来无虚日。晚游京师,至宿迁,堕水死。”周筼名为卖米,其实只是终日读书写诗、交友喝酒而已。 《舟车类·周青士附赤马船入泖》:周筼有一次漫无目的地独自到嘉善,见到一条挂着帆的快船,便问船家到去哪里?船家回答去泖河(在古华亭今松江县一带),周筼随口道:“巧了,我正要去九峰山看望朋友,你们顺便带我去吧。”到了泖河后已近黄昏,周筼却不知到哪里是好,忽然看到前面有庙宇即闯了进去,却被小和尚误认为盗贼赶了出来。正在彷徨之际,忽然看到墙壁上题写有自己创作的一首诗,便欣喜地对小和尚说:“我是诗人,这首诗就是我作的。”小和尚将信将疑地进去秉报老方丈得知,这才解决了他吃饭住宿问题。 ![]() 《梅里诗辑》周筼诗选 |
- 上一篇:陆蒙老:青衫令尹头如雪
- 下一篇:黄媛介:一个名媛工四绝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