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对陈省身来说,除了一双儿女,他还有第三个孩子南开数学研究所,这是他最后的事业。他和夫人早早立下遗嘱,将遗产一分为三,除了一双儿女外,还加上了南开数学研究所这个幼子。 从1972年,时隔23年第一次回国,他就
对陈省身来说,除了一双儿女,他还有第三个孩子——南开数学研究所,这是他最后的事业。他和夫人早早立下遗嘱,将遗产一分为三,除了一双儿女外,还加上了南开数学研究所这个“幼子”。 从1972年,时隔23年第一次回国,他就希望为中国数学做点事情。 南开数学研究所,从1985年10月17日呱呱坠地,是他一手“拉扯”成长的。 2001年,陈省身建议在南开大学建世界一流国际数学研究中心,他的提议得到南开乃至国家的大力支持,2003年7月,南开大学国际数学研究中心大楼施工。他曾说,从规模和配套设施上来看,这座大楼已可称得上是“世界数学中心的 No.1”。那里离他晚年居住的宁园很近,他常常坐轮椅去看。 2005年,这座大楼被正式命名为“省身楼”,投入使用。 陈省身一直希望南开数学研究所能成为国际数学中心。他的另一个心愿是,21世纪中国成为数学大国。他曾写下了这样的诗句:“一朝数学大国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2004年,陈省身病重住院,仍牵挂着中国的数学。“我就是不放心,我们能不能做出好的数学来。”这是他最后交代的事情,第二天就昏迷了,之后,他再没有说出一句话。 陈省身葬在“省身楼”旁河边一处绿树掩映的斜坡上。不知他是否知道,他的墓碑是外孙朱俊杰设计的。 这方高2.1米、一面凹、一面凸、一面平的墓碑,整体横截面为曲边三角形,象征高斯-博内-陈公式的最简单情形,正面犹如一块黑板,上半部为陈省身证明高斯-博内公式的手迹,下半部写有陈省身夫妇的生卒年月。四周用黑白相间的石条铺成了一个呈不规则菱形的广场,数学大师就长眠在菱形一角的地下。黑板前有23个矮凳,令观者仿佛置身一个露天教室。 朱俊杰用自己的专业完成了外祖父生前的愿望:百年后,和夫人骨灰埋在南开校园,上面盖个亭子,没有墓碑,没有坟头,却有一块黑板,供后学演习数学。 说起儿子设计的墓碑,陈璞颇为自豪。但纪念园有个问题一直困扰着她,她边说边画图对记者解释:要看清楚墓碑的造型,就必须走下去,但四周都是草坪,会把草坪踩坏。“最近几天我刚想通,在草坪和墓碑间铺上小石子,这样既不妨碍草坪,又可以走下去欣赏,管理很方面,铺设费用也很便宜。亲近后学,这是我父亲的心愿。” ![]() 上世纪50年代初,陈省身一家在芝加哥合影。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