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热门嘉禾名士文章推荐

广告赞助商

主页 > 嘉禾名士 > INTRODUCE

悬壶济世一方脉--朱菊初先生二三事(3)

2015-04-03 14:24 作者:张毅强 来源:www.jiaxing.cc 浏览: 我要评论 (条) 字号:

摘要:退而不休 男子到60岁是要退休了,朱菊初先生却到了66岁才真正从医院退休,回到路仲老家。因有了空闲时间,便重操旧时爱好,院子里又种上了各色花花草草和果树。锄草、除虫、施肥、浇水,先生搞得不亦乐乎。然而,这



  退而不休

  男子到60岁是要退休了,朱菊初先生却到了66岁才真正从医院退休,回到路仲老家。因有了空闲时间,便重操旧时爱好,院子里又种上了各色花花草草和果树。锄草、除虫、施肥、浇水,先生搞得不亦乐乎。然而,这种自得其乐的老年生活不时要被外人来干扰一下。姜尚80岁时渭水河边无钩垂钓,志在“愿者上钩”,菊初先生路仲种花植草意在安度晚年,但面对慕名专程前来的求医者,却无法回绝也不愿回绝,于是用一以贯之的热肠,识诊指点。碍于已经退休,先生不便再开处方、配药,便委婉告诉来者,可去其长子处配药。尽管如此,不知先生已退休的外地求医者依然往海宁斜桥他原供职的医院赶去,当得知先生已回老家路仲,便马不停蹄赶往路仲,这样的情况延续了相当一段时间。

  1986年的某一天,路仲卜家浜朱家大院里来了两位不速之客。一男一女,风尘仆仆,满脸疲惫。他们一见菊初先生,就激动地向菊初先生说,“终于找到你了,终于找到你了。”先生一听口音像是宁波那边的,就让他们慢慢说。女的叹了口气,把事情一五一十向先生作了倾诉。原来那位女的是余姚人,姓王,男的是她的舅舅,她是特地来为弟弟求医的。她的弟弟叫王国军,被多家医院诊断为骨癌,杭州、上海看了大小二十多家医院,医药费花去了数万元,病情一直不见好转,而且越来越严重,18岁的小伙子卧床不起、骨瘦如柴,上海医院已发出了病危通知书。在此命悬一线的情况下,王国军的姐姐无奈从上海赶往余姚准备和家人商量办法。就在回余姚的火车上,王国军的姐姐从车上旅客的交谈中得悉了菊初先生的医术,兴奋极了,便决定找菊初先生为其弟弟治病。第二天她叫上舅舅陪同,赶到斜桥医院,一到斜桥医院,方知菊初先生已经退休在家,他俩就打听了去路仲的路,走走问问一路寻到了菊初先生的家。王国军的姐姐含着眼泪恳求菊初先生能为她弟弟看一看病,“死马当作活马”来治吧。菊初先生听了王国军姐姐的述说甚为感动,决定接收这个特殊的病人。先生即与在海宁中医院做外科医生的长子朱霁青说好,让王国军去他那里接受治疗。次日,王国军就从上海转移到了海宁中医院,霁青与父亲察看了患者病情,商讨后诊断为骨髓炎而非骨癌,随后中西医结合,对症下药,内外并治,三个月就治愈,花费医药费只有数千元。为此王国军全家是感激万分,称菊初先生父子是王国军的再生父母。“大难不死,必有后福”,王国军后来成了鼎鼎有名的王龙集团董事长。

  “水能性淡为吾友,竹解心虚即我师。”这是唐朝诗人白居易的诗句,朱菊初将之制成匾额悬挂在墙门两边。他告诫儿女,做人应该淡泊、虚心,不要争名夺利,要如水如竹。水底莲花升、九香散、七宝散、膏药、药线、药条这些花了自己毕生心血研制的独门外科秘方丸散,已经传给了长子霁青,后来孙子朱良也掌握了家传医术,三代中医外科,后继有人,晚年的菊初先生脸上充满了宽慰和蔼的笑容。他踱着方步在大院里转悠转悠,看看花,花是那么的鲜艳;看看鱼,鱼是那么的鲜活;看看果树,果树上已是硕果累累。

  邻居在门外高声地叫喊:“菊初先生,你儿子来了!”

  “呵呵,让他们来吧,让他们来吧,这儿是他们的家啊!”

  夕阳血红,照在西墙的帮岸上,先生亲手植的两棵榉树粗得需两个人合抱了,伟岸地挺立着、挺立着,接受着这晚霞的光辉。

顶一下
(8)
88.9%
踩一下
(1)
11.1%
------分隔线----------------------------
特别说明

◎ 广告赞助

◎最新评论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
      表  情:
      评论内容:
      * 请注意用语文明且合法,谢谢合作 审核后才会显示! Ctrl+回车 可以直接发表

      ◎ 阅读说明READ EXPLANATION

      ☉出处:嘉兴故事         网址:http://www.jiaxing.cc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和网址。
      ☉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由各报章媒体精心收集而来,本站不做任何商业用途。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您想转载此处文章请注明原作者和本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