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热门嘉禾名士文章推荐

广告赞助商

主页 > 嘉禾名士 > INTRODUCE

乌镇植材小学创始人沈和甫(2)

2017-08-03 09:14 作者:乐忆英 来源:www.jiaxing.cc 浏览: 我要评论 (条) 字号:

摘要:民国时期的植材小学 茅盾在《我走过的道路》中这样写道:这中西学堂,半天学英文,半天读古文。学生都是十七八岁的小伙子,在学校住宿,平时出来,排成两列纵队,一律穿白布长衫、白帆布鞋,走路脚弯笔直,目不斜视


民国时期的植材小学

  茅盾在《我走过的道路》中这样写道:“这中西学堂,半天学英文,半天读古文。学生都是十七八岁的小伙子,在学校住宿,平时出来,排成两列纵队,一律穿白布长衫、白帆布鞋,走路脚弯笔直,目不斜视,十分引人注目。”当时茅盾在“中西学堂”隔壁立志学院改办的“国民初等男学”(校长卢学溥,是茅盾的表叔),对“中西学堂”是十分羡慕的。

  光绪三十三年(1907),乌青镇中西学堂迁入北栅奉真道院(北宫),扩充校舍,沈和甫将奉真道院内的三元阁、斗老阁及后殿改为校舍,同时新建三排洋式房子,包括六间教室和一排作仓库用的小房。沈和甫与时任校长徐晴梅等商议,将“中西学堂”改名为乌青镇高等小学堂。就在这一年,茅盾也从国民初等男学毕业,于是进入乌青镇高等小学堂。茅盾进入这所小学后,才知道教的课程已不是原来中西学堂的英文、国文两门,而是增加了算学(代数、几何)、物理、化学、音乐、图画、体操等六七门课。茅盾在乌青镇高等小学堂时国文成绩为全校之冠,作文更是出类拔萃。进校第二年,小学举行童生会考,由茅盾表叔卢学溥主持,试题是《试论富国强兵之道》。茅盾在广征博引、论说古今之后,用“大丈夫当以天下为己任”作结,充分表露了不凡气宇。卢学溥对茅盾作文赞不绝口,并在文后批道:“十二岁小儿,能作此语,莫谓祖国无人也。”

  辛亥革命后,乌青镇高等小学堂改名为乌青镇植材小学。沈和甫在资助办学,延聘校长、教员,规划学校布局等方面费尽心计,是乌青镇上有历史影响的植材小学创始人。

  沈和甫爱惜人才,无分男女,也重视子女的培养教育,子女八人均得到深造,其中一人留学日本,两人留学德国。长子沈承彪、长孙沈家宏留学日本,抗战时沈家宏参加朱希、汪鹤松的抗日部队,同时他又是一名资深京剧票友。沈家宏的兄弟沈日昌是香港民安保险有限公司的经理。沈和甫三子沈承彬,德国柏林大学医学博士,曾任国民政府秘书处德文秘书、安徽宿松县公安局长。沈和甫大女儿沈承玟,嫁杭州盐商许季明。沈和甫还关心家境困难而有志向学的青少年,曾资助应时(字溥泉)、丁士源、沈泊尘等。应时(1886—1942),字溥泉,乌镇人,靠奖学金及沈和甫的资助,在南洋公学完成学业,毕业后考取浙江派赴欧美留学,入英国伯明翰大学理化科。后因病休学,转德国南部黑森养病,病愈后留在当地商业学校补习德文,阅读大量德国诗歌。民国三年(1914),应时出版《德诗汉译》,收入歌德、席勒、海涅、豪夫、乌兰德、沙米索、毕尔格等十位诗人十一首诗歌。此为汉译史上第一部德国诗集。应时后来步入法律界,从事司法和法律的修订、教育工作。一九二五年,应时任中国历史上第二部《民法典》(草案)责任编辑。一九三一年八月一日,根据国民政府与法国订立的上海法租界内设置中国法院的协定,国民政府司法行政部在法租界设立江苏上海第二特区地方法院,应时任院长。抗战时,应时在重庆中央政治学校任教。丁士源年轻时曾在沈亦昌冶坊做事,在沈和甫资助下出走天津,入育才馆攻读英文。后任伪满政府驻日本公使馆特命全权公使、驻国联代表等职。沈泊尘(1889—1920),民国漫画家,所绘《红楼梦图》《新新百美图》名噪一时。一九一八年八月,与弟沈学仁合作经营“沈氏兄弟公司”,创作绘画和美术设计,接受社会订件,并在上海创办漫画月刊《上海泼克》(又名《泊尘滑稽画报》),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本专门的漫画刊物。


茅盾和沈泽民兄弟
 
顶一下
(6)
85.7%
踩一下
(1)
14.3%
------分隔线----------------------------
特别说明

◎ 广告赞助

◎最新评论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
      表  情:
      评论内容:
      * 请注意用语文明且合法,谢谢合作 审核后才会显示! Ctrl+回车 可以直接发表

      ◎ 阅读说明READ EXPLANATION

      ☉出处:嘉兴故事         网址:http://www.jiaxing.cc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和网址。
      ☉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由各报章媒体精心收集而来,本站不做任何商业用途。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您想转载此处文章请注明原作者和本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