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杭樨英(1901.5.3—1947.9.18),海宁人,13岁进入上海商务印书馆,后自立画室。
![]() 杭樨英 2014年5月,在西泠印社春季拍卖会上,一幅名为《母女》的月份牌画登上拍卖场,估价是四五万元,最后以远高于估价的12.65万元成交。 这幅画的作者,正是中国近现代著名广告人、商业美术家和平面设计师——杭穉英。 杭樨英(1901.5.3—1947.9.18),海宁人,13岁进入上海商务印书馆,后自立画室。他设计的“雅霜”“杏花楼”“乐口福”“双妹牌花露水”为经典之作,他的月份牌代表作有《娇妻爱子图》《摩托女郎》等。抗战期间,他拒绝日寇威逼利诱,举债度日,1947年因劳累过度患脑溢血离世。 杭穉英生于海宁盐官一个清贫的文书之家,自幼爱好绘画。曾经有一次他母亲要出门一天,怕他在家闯祸,就拿出一叠纸和一支笔让他画画。结果当母亲傍晚回家时,发现杭穉英中饭都没吃,在桌子前画了一天。 1913年,父亲杭卓英到上海商务印书馆任印刷厂厂长秘书,杭穉英在海宁达材学校完成学业后,也来到上海,考入商务印书馆“绘人友”美术班,学习绘画和包装设计。做练习生的三年,杭穉英每月有三块大洋的零用钱,他最多花去一块大洋买笔墨纸,剩下两块大洋都存起来,每到半年就寄给在盐官的母亲。三年学习期满后,杭穉英被派往商务印书馆服务部,从事书籍装帧设计和广告绘制服务,前后工作了四年。在商务印书馆七年合同期满后,20岁的杭穉英自立门户,在上海虹口租下房子开设画室。1921年,杭穉英首幅月份牌作品《闲游春阁》面世,画中人秀外慧中又充满自信的女性形象一下子吸引了大众,令杭穉英积累了名气,画室生意开始红火。 1925年,杭穉英邀请商务印书馆的同学金雪尘和自己合作,又招收了李慕白等一批学生,并把住宅和画室一起搬到山西北路一座大院,创办“穉英画室”。画室的运作模式和现在的广告公司非常相似,首先是拉业务,然后由杭穉英创意起稿,接着分工合作、流水作业,由李慕白画人物,金雪尘画背景,花边和美术字再由专人负责,最后由杭穉英统一整体画面。相互之间的配合可以说天衣无缝,完成后都在画面一角署上“穉英”的名字,使其成为一个品牌。团队成员的设计费用则由大家共同商议,按劳分配。 这种工作室运行模式对中国广告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杭穉英也因此成为中国近现代广告公司的代表人物。“穉英画室”最盛时,以团队合作的形式每年要推出80幅月份牌(当时高产画家每年也只能画20余幅),承接了大量轻工产品的广告与包装设计,塑造了一大批现代商业品牌,几乎垄断了上海的广告画市场。国内其他地方也来上海向“穉英画室”订画稿,声名更远至香港、南洋等地。 月份牌是中西合璧的商业美术品,集装饰、绘画、月历、广告于一体,是典型的“海派艺术”产物。杭穉英的月份牌画面,色彩以暖色调为主,在人物造型和背景装饰上,有着更多的西方元素。画面主角多为或旗袍或洋装的都市摩登女郎,他以妻子王萝绥作为模特,也从电影明星的形象中寻找美感,又从国外杂志广告和迪士尼卡通中借鉴配色。画面除了有立体感之外,人物还具有很强的动感,体现的是女性健康、时尚、性感的一面,成为当时社会流行的风向标。 抗战期间,杭穉英因为拒绝给日军作画,关停了画室业务。除发起组织13名画家共同创作《木兰荣归》一画,以激励军民抗日之外,不再接受画稿定件,“穉英画室”50多人却未遣散一人,杭穉英因此而债台高筑。 抗战胜利后,画室恢复工作,杭穉英拼命接活,用透支体力的方式,在两年内把抗战时期欠的债都还了。1947年9月,无债一身轻的杭穉英终于有时间带家人去杭州旅游,却在回家后不到一个星期就突发脑溢血去世,年仅46岁。 杭穉英的月份牌画作品之多、水平之高,是这个领域当之无愧的代表人物,“穉英画室”留下的1600多种月份牌画,就像《清明上河图》一样,记录了一个时代、一段历史、一种文化、一方生活…… 参考资料:张伟《杭穉英:月份牌界的集大成者》、杭鸣时《父亲杭穉英》、朱祉颖《杭穉英招贴设计中的形式美》、陈苏《杭穉英:月份牌绘就的“近现代广告之父”》 ![]() 《霸王别姬》是杭穉英去世前最后一张画 |
- 上一篇:朱彝尊:海内第一读书人
- 下一篇:蒋薰:不侮小民,不屈大吏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