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历经清顺治、康熙、雍正三朝的嘉禾女画家陈书(1660—1736),以23件(套)作品冠为《石渠宝笈》著录作品女画家之首,成为女性画坛最耀眼的明星。
![]() 陈书设色花卉图册 探访南楼旧址是去年七月盛夏,沈荡钱氏宗祠的守护人俞建平老师带领我们去的。跨过中钱桥,他的衣衫早已被大汗湿透,却毫不在意,有感兴趣的人寻来,南楼老人陈书的故事他自是如数家珍。 历经清顺治、康熙、雍正三朝的嘉禾女画家陈书(1660—1736),以23件(套)作品冠为《石渠宝笈》著录作品女画家之首,成为女性画坛最耀眼的明星。其子钱陈群感怀母亲纺绩持家篝灯课子读书的艰辛经历,于雍正三年(1725)奉母于京师时请海宁画家郑玙绘制《夜纺授经图》。在图上,除乾隆皇帝御笔亲题,公卿大臣亦争相瞻图题诗,她的贤名往后数百年来被人传颂,成母教中的典范。此外,陈书还被公推为“秀水画派”“秀水诗派”之源。 对陈书书画作品的研究并不少见,但或许因依赖典籍资料而缺乏对嘉禾地域的了解,有些结论中得出“陈书家住白苧村,又名逻村”,或“夫钱纶光家族世居浙江海盐县南堰逻村”,甚至出现“陈书母家(海盐县沈荡镇)”等内容。这显然是欠妥的。 陈书祖上因扈跸宋高宗赵构南渡有功,赐第于嘉兴春波门外白苧村。苧通苎,据《嘉兴市志》记载白苎乡是为海盐塘流入南湖之咽喉,唐宋时建有堰坝,故又称白苎堰,惯称南堰。宋代时废堰建桥,称白苎桥(即现烟雨路以北纺工路东侧公交车站位置),南堰遂成地名。《光绪嘉兴府志》之嘉兴县境图“白苎”“南堰”同标于南湖之东南,即现在南溪路以南,海盐塘以东,南至烟雨路地界。 陈书父讳尧勋,是前朝的国子监太学生,以善行著于乡。陈家家境并不算富裕,但门风清正,格调高雅,家中略有收藏字画、典籍,包括明代陈淳的水仙墨卷,为陈书的书画及文学启蒙备下了基础。明中晚期,江南一带经济发达及出版事业的繁荣,带来了女性文艺活动不自觉的觉醒,但天资聪慧的陈书还是在幼时受到来自母亲的阻碍——“外王母钱恭人相遇甚严,每令学女红,颇不许习柔翰”,甚至还被母亲“怒而挞焉乃止。”(钱陈群《香树斋文集》) 好在,终究在父亲“惜乎女也,若男亢吾宗也”的唏嘘和“钟爱特甚”的惊喜中得以继续文艺之路。 ![]() 钱陈群为纪念母亲,请海宁郑玙绘制《夜纺授经图》 |
- 上一篇:唐兰:尊古守正,证古泽今
- 下一篇:姚绶:奉旨出巡两淮盐务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