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热门嘉禾名士文章推荐

广告赞助商

主页 > 嘉禾名士 > INTRODUCE

浙西词人李符

2018-09-20 16:07 作者:梅晓民 来源:www.jiaxing.cc 浏览: 我要评论 (条) 字号:

摘要:浙西在宋代是两浙西路的简称,包括浙江杭嘉湖地区及江苏苏南地区。浙西词派是影响深远的清代前期最大词派,其主要作家有朱彝尊、李良年、李符、沈皞日、沈岸登、龚翔麟,并称浙西六家。而朱彝尊与李良年、李符兄弟皆为梅里(今王店)人,占了一半。 李符原名

  浙西在宋代是两浙西路的简称,包括浙江杭嘉湖地区及江苏苏南地区。浙西词派是影响深远的清代前期最大词派,其主要作家有朱彝尊、李良年、李符、沈皞日、沈岸登、龚翔麟,并称浙西六家。而朱彝尊与李良年、李符兄弟皆为梅里(今王店)人,占了一半。

  李符原名李符远,字分虎,号耕客,梅里人。生于明崇祯十二年(1639),卒于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早岁受知于同里曹溶,学有渊源。曾与朱彝尊结诗社,相互吟咏。工词,又工骈体,著有《香草居集》七卷、《花南老屋诗集》五卷、《耒边词》、《补袍集》(已散佚)、《盍簪集》、《香草居集外诗》等。《耒边词》在江南布政使龚隹育之子龚翔麟的帮助下,刻入《浙西六家词》,《香草居集》入选《清史列传》,有七十三首诗入选李稻塍、李集《梅会诗选》,三十三首诗入选许灿《梅里诗辑》。

  李符先祖原本江苏江阴人,元末时其祖李千四提举(官职名)始迁居梅里,遂占籍嘉兴,父亲李寅为明末复社成员。李符兄弟有五人,伯兄李绳远、仲兄李良年俱有文名,和李符合称“三李”。伯弟李震远、仲弟李嗣远亦善诗文。

  李符出生在梅里平桥西的小桃源(亦称司马坊桃乡),朱彝尊有《题李符行脚图》诗:“桃乡一望水挼蓝,拟结邻居共钓潭。休信碧鸡狂道士,闲抛老屋在花南。”其诗集名《花南老屋》,当与其住地有关。

  李符六岁时即得父亲教诲,读书过目成诵。十一岁出口成章,下笔惊人,受到街坊邻里的称赞。有一次夜晚与诗友集会,大家商定吹灭蜡烛坐在暗中,各背诵并解释读过的书。轮到李符时,他引经据典,某经某史、何人注疏等均应答如流。嘉兴人、浙西词派先驱曹溶刚好路过,听了十分惊讶:这么聪明的孩子还真没见过。过了一天,曹溶特地到李寅家拜访,还邀请李符参观自己的书房,并说,“我这里的书你随时可以来读。”李符便十分高兴地拜曹溶为师,只要有时间便前去翻阅曹溶的万卷藏书。同时还向李绳远、李良年两位大哥及朱彝尊、周筼等虚心学诗。

  李符十二岁时,父亲在广东韶州病故,家庭失去了依靠。十五岁即入赘海盐半逻村表叔钱尔复家,娶表妹为妻。在以后数年的时间里,李符经常或在岳父家或在梅里朋友家或在寺院里,与朱彝尊、屠爌、朱一是、周筼、曹溶、缪泳、沈进及僧人牧云、悬崖等梅里名人交游唱和,诗名日盛,诗人们将他与兄绳远、良年并誉为“梅里三李”。同时也得到了岳父钱尔复的赞赏,“日肆力于汲古,仗气爱奇,苕发颖竖,翁令诸子从学焉。”

  三十一岁起,李符“散发扁舟,仗剑辞亲远游”,决心花三年时间独自闯荡天涯。但这一去却一发不能收,直到康熙二十八年(1689)五十一岁时在福州“暴卒”前都在云游。他先去云南后游京城,再至南京地方官员龚隹育处做私塾先生,常常往来金陵与京城之间。足迹遍及苏、赣、鄂、湘、黔、滇、川、皖、豫、鲁、京等地,广交贤人、达官、文士、隐士、农夫,或游幕坐馆,凭翰墨为生;或偕游雅集,结金兰之谊;或征歌逐酒,为布衣之欢。在频繁的颠沛流离中,李符也时时牵挂着家乡。“客路行将远,乡心殊未央。南风今日便,一夕到吴闾。夜火邻舟乞,春壶酒肆尝。阖闾城外柳,攀折总凄凉。”这首《闾门夜泊》是李符北上经过苏州时的感受。“边柳青青花欲飞,故人花下换征衣。可怜万里伤心别,翻恨三春见面稀。吴苑莫愁松菊老,楚江须采杜蘅归。年来传说吾乡事,水旱忧农信是非。”这首《送许灿石归吴》是其在遥远的边疆送友人回江南时所作的思乡诗。

  李符一生都在旅行,回梅里只是作短暂休整,这大概和他不幸的婚姻有关。二十六岁时妻钱氏病故,对他来说是一个沉重打击。后虽有了继室倪氏,但婚姻总显得不够完美。四十四岁时,李符回家迁新居整理旧物,偶然翻出了亡妻当年的钿妆奁盒,非常伤感,即含泪写了一首《移居检点箱匣见亡妻钿奁感赋》:“枣犀销黯钿花昏,四角摩挲染泪痕。犹贮嫁时双凤插,断珠零落付桃根。”另有一首《西江月·悼往》:“萼绿华遗绦脱,杜兰香剩罗巾。十年两别控鸾人,仙偶丝缘都尽。傍牖机残锦字,拂床簟冷芳尘。青衫长是涴啼痕。那不霜添秋鬓。”有人评说内容也是悼结发亡妻。

  李符的真正死因,连仲兄李良年也讳莫如深,只说是“余弟不幸暴卒福州”(高层云《布衣李君墓表》),究竟为何“暴卒”没有半句解释,而且是一年后,李良年才“赴福州扶榇归葬乡里”。清代沈涛在《匏庐诗话》中则说出了一个惊人的原因:“分虎(李符)客闽中某官署,其夫人亦能诗,慕分虎才,因越礼。某官侦知之,召分虎与眷属共饮。酒半,舁一巨棺,强二人入之,遂葬后园。至今土人犹呼为鸳鸯冢。”黄裳在《龚自珍二三事》中是这样评说李良年对待弟弟死因的:“如果当年说死于行为不检,在有的人看来,就是咎由自取,是活该也说不定。可见舆论一律是多么不容易!”

  李符死后,沈岸登作《挽桃乡农》诗,桃乡农即李符。高层云作《布衣李君墓表》。乾隆五十五年(1790),李良年曾孙李集在王店镇北的天香庵故址建“梅里三李祠”,祭祀“江右三大家”李良年、李绳远、李符三兄弟,桐乡诗人金德舆书匾额,江苏武进文学家赵怀玉撰并书楹贴,梅里诗人杨谦子、《竹垞小志》编录者之一杨蟠撰《三李先生祠堂记》。据《梅里志》载,李符的墓在王店短车浜。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特别说明

◎ 广告赞助

◎最新评论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
      表  情:
      评论内容:
      * 请注意用语文明且合法,谢谢合作 审核后才会显示! Ctrl+回车 可以直接发表

      ◎ 阅读说明READ EXPLANATION

      ☉出处:嘉兴故事         网址:http://www.jiaxing.cc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和网址。
      ☉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由各报章媒体精心收集而来,本站不做任何商业用途。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您想转载此处文章请注明原作者和本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