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钱君匋艺术文献展品:钱君匋篆刻边款 钱君匋艺术文献展品:钱君匋部分书籍装帧作品 祖父是我唯一的偶像 生活节俭,凡物能用再用绝不浪费,一草一木皆不易,衣求蔽体,食取充肠;早睡早起,一生勤奋治学创作,孜孜以
![]() 钱君匋艺术文献展品:钱君匋篆刻边款 ![]() 钱君匋艺术文献展品:钱君匋部分书籍装帧作品 “祖父是我唯一的偶像” 生活节俭,凡物能用再用绝不浪费,一草一木皆不易,衣求蔽体,食取充肠;早睡早起,一生勤奋治学创作,孜孜以求,审慎严谨,无倦苦;内外亲族,皆以礼接之,于困纾者倾力相助;待人接物,以求和善诚信,心胸宽广;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唯有财力鼎助方能辅佐兴趣爱好,更上一层楼;士之致远,先器识而后文艺,人品高尚才能做好一切,尤为后代择师时讲究以免误入歧途,子孙后代若不能崇尚人品亦是猪狗不如;爱国爱家乡,夜潮秋月相思,钟声送尽流光;取之于社会还于社会,一生所藏遗泽后世;无论如何境地,勿忘爱国,振兴中华;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摘选自钱骏撰《君匋家训》 钱骏印象中,祖父祖母受新文化运动影响颇深,家族没有形式上的宗谱家训,对后代教育多是身教,钱骏据此归纳了这份“君匋家训”。 这次展览,钱骏用草书书写家训,并盖上祖父的闲章“豫堂”,这是祖父的号,钱骏沿用了这方印章,“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也是我的信条。无论是做人,做艺术,还是从商,这句话很重要。” 祖父对钱骏影响很深,“我更像祖父。” 他也是钱家唯一承袭祖业的人,初中时,他跟祖父提起,想学篆刻。“当时想学篆刻,只是想逃脱学业的枯燥,还谈不上真正的喜欢。” 听说钱骏要学篆刻,钱君匋很是欢喜,“他对我们从无要求,但其实是有希望。一听说我要学篆刻,就要给我找老师。”择师非常严格,水平再高,人品不好,也不行,最终选定了自己的学生陈辉。 每隔一段时间,陈辉就会带着钱骏,把刻好的章拿给他看,“我看他怕的,不敢自己拿给他看。”那时他喜欢踢球,祖父不喜欢,放学回家都是偷偷摸摸上楼,觉得他很严肃,很怕他,“长大后我才知道,我对老先生多有误解。他自己也像个小孩子。” 钱君匋说话桐乡音很重,钱骏坦言只能听懂一半。他至今还记得,祖父每次看到刻得不错的地方,就说“交关好,交关好”,需要改正的他就比划说,“实嘎,实嘎”,“他说不出什么道理,身体力行做给你看。” 钱骏从1982年开始学,1985年在报纸上发表了“一丝不苟”的印章,在学校名气很大,一有活动,美术老师就找他刻活动有关的印章,“我其实不喜欢,经常逃跑,所以我也有个跟祖父同音的名字‘钱骏逃’。” 1986年出国读书,这时他对篆刻真感兴趣了,都是有感而刻,最得意的一方印,是失恋时刻的。每次回国都带印花给祖父看。“他其实对我是有期待的,提醒我少刻人名,多刻闲章,还跟我说,等我刻到一定数量,给我出印谱,他给我题名。”那时钱骏很有动力。 对中国传统文化方面,钱君匋并不强求,“我的兴趣是自发产生的。”每次回国,钱骏和祖父都有说不完的话,他好奇新鲜事物,外面发生的事情,他都感兴趣,他也会跟钱骏说,要看哪些书,“老先生曾明确说,书房里的藏书全都留给我,中西古今各类书都有,这是我继承的最大一笔财富。” “可以说,祖父是我唯一的偶像。”钱君匋过世,对钱骏打击很大,“主心骨没有了,精神上的指引塌了。”他拿到印就想到祖父,不想再刻,但对于艺术,他还是很感兴趣,他开始学习草书。 他给自己取了“思涩”的字,取“一日不书,便觉思涩”之意,祖父当年对他的勉励“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读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曝十寒”,他至今记忆犹新。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