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董狐之笔 中国自清道光二十年(1840)鸦片战争后,进入了危亡的时期,帝国主义列强打开了中国的大门,肆意掠夺鲸吞中国的财物和土地,给中国人扣上了东亚病夫的帽子,并在租借地推行不平等待遇,在中国的土地上公然
“董狐之笔” 中国自清道光二十年(1840)鸦片战争后,进入了危亡的时期,帝国主义列强打开了中国的大门,肆意掠夺鲸吞中国的财物和土地,给中国人扣上了“东亚病夫”的帽子,并在租借地推行不平等待遇,在中国的土地上公然竖立“中国人和狗不得入内”的告示牌。这时的社会出现了异常的变革,五四运动吹响了中国人的战斗号角。美术方面,也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非常发展阶段,人们已不再崇尚文人自我陶醉的山水花鸟道释的意境,受社会复杂错综的现实及政治活动的影响,顺应新时代的客观需要,接受和消化了随同西洋科学文化闯入的钢笔黑白画风。题材上也受文化革命运动所熏染变得日益广泛起来。这一时期,政治讽刺漫画作为最简单却又最具战斗力、号召力的“救国利器”与当时的革命运动步调联系最紧密,也最有成就。 然而,由于政治讽刺漫画题材鲜明,有一定的针对性,当时的各大报刊都不敢采用。泊尘当时为《申报》“自由谈”的主笔,年少气盛,无所畏惧,独自登载政治气息相对敏感的讽刺漫画。有一次他画了两只猪同圈,一头猪身上写着“英”,一头猪身上写着“日”,结果触怒了租界当局,几乎闹成国际大交涉,以致被上海租界法庭判为“污辱协约国”而罚《申报》赔款。泊尘也因此被迫辞职,临别时他作诗曰:“纵尔能言杨继盛,当头无奈有严嵩。”就此事,其弟沈学仁在回忆时曾说:“时先兄有一惊心动魄之滑稽画刊印某报中,竟掀起绝大风波,攘攘半载始寝。” ![]() 南北之争 ![]() 虽不中亦不远矣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