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热门嘉禾名士文章推荐

广告赞助商

主页 > 嘉禾名士 > INTRODUCE

十年四访王会悟 (下篇)(4)

2021-02-02 15:36 作者:吴骞 来源:www.jiaxing.cc 浏览: 我要评论 (条) 字号:

摘要:王会悟散文长诗《哭点儿》纪念大女儿李心田 全面抗战开始的1937年7月,王会悟在北京将李达多年保存的书稿装入一只箱子,埋入自家院子的土坑里,独自一人带着三个孩子南下寻夫。途经青岛、徐州、郑州和汉口,最后终


王会悟散文长诗《哭点儿》纪念大女儿李心田

  全面抗战开始的1937年7月,王会悟在北京将李达多年保存的书稿装入一只箱子,埋入自家院子的土坑里,独自一人带着三个孩子南下寻夫。途经青岛、徐州、郑州和汉口,最后终于在湖南零陵与丈夫李达团聚。1938年冬,冯玉祥聘请李达赴重庆主持研究室工作,途经贵阳时,年仅16岁的大女儿李心田遭遇不测,患结核性脑膜炎,花季少女不治身亡。“小数点”是父母的宝贝,后来李达将自己唯一的孙女取名为“小典”。而弟弟李心天暗下决心,长大学医,让平民百姓摆脱病魔,远离痛苦。

  1947年前后,王会悟从重庆回到乌镇老家,养病的同时办了两件事:一是成立“新乌青社”。发动以教育界进步青年为主的60余人参加,组织上街宣讲和文艺演出,出刊《新乌青》杂志6期,针砭时弊,力推民主。后因触犯国民党地方政府,被扣上“散布反动言论”,勒令停刊。二是组建“青镇妇联”。活动地点在观前街修真观西侧的萧家厅老房子里,王会悟经常介绍海外和沪上的时事新闻,教育女青年开启思路、向往进步、融入社会。在修真观广场集会庆祝“三八”妇女节,号召妇女解放思想,从灶台走向社会,力争男女平权,《桐乡民报》曾出专栏报道。

  新中国成立之初,李达被任命为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委员和法制委员会委员兼副主任。由于本人坚持要求回湖南继续从事教育工作,1949年12月,李达被任命为湖南大学校长。次年2月返回湖南就职,王会悟则同子女一起留在北京。李达偶尔出差北京,会看望王会悟和子女。后来,王会悟所在的法制委员会被精简撤销。她虽刚五十出头,因身体状况不佳,提前离岗退养。国家给王会悟安排了公房,各方面条件较好,但为减轻政府负担,她退休时也上交了公房,同一双儿女搬回曾被敌伪占据过的原先自家旧房。1966年春,“文革”浩劫不期而至,坚持真理不弯腰的曾被称为“我国哲学界泰山北斗”、忠诚于党的优秀知识分子李达,于当年8月被残酷迫害致死。“文革”结束后拨乱反正,李达的冤屈才彻底平反,王会悟的声誉也得到恢复。
  
  【“初心”印记】

  四次访谈的最后,王会悟回忆1922年生大女儿时的场景。那天,丈夫李达刚随毛泽东从衡阳指导工作归来。王会悟让李达给女儿取个名字,李达说,我是共产党员,你是共青团员,我俩和孩子都要同人民群众并肩战斗、同甘共苦,心里装着大众生死,女儿就叫“心田”吧!又因为女儿在相爱的两个大人之间,小名可称“小数点”或“点儿”吧!小数点后面的数字能无限延伸,代表我们为民族人民的事业奋斗不止。王会悟还特别点明,李达给大女儿李心田取名时,茅盾(沈雁冰)在旁边见证。后来,我在影印复制的中华民国三十七年五月十六日出版的《桐乡民报》头版“青镇妇女·母亲节特刊”时,看到王会悟署名“一个母亲”写作的散文长诗《哭点儿》。
  
  南湖之女王会悟为中共“一大”会址做的最后一件实事,是上世纪90年代初,她得知嘉兴由于资金严重短缺,在全市范围开展“我为南湖增光辉”集资兴建南湖革命纪念馆活动,二话没说,嘱咐子女从自己有限的退休金中拿出100元寄到嘉兴(当年币值:普通干部月薪百元左右,集资360万元足够建成一座纪念馆)。至今,鸟瞰为党徽造型的老南湖革命纪念馆,北门镌刻捐款名单的花岗岩墙上,依然清晰地闪亮着“王会悟”的大名。这就是南湖之女王会悟——一位组织上没有入党的真正共产党人的“初心”之所在。
  
顶一下
(8)
88.9%
踩一下
(1)
11.1%
------分隔线----------------------------
特别说明

◎ 广告赞助

◎最新评论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
      表  情:
      评论内容:
      * 请注意用语文明且合法,谢谢合作 审核后才会显示! Ctrl+回车 可以直接发表

      ◎ 阅读说明READ EXPLANATION

      ☉出处:嘉兴故事         网址:http://www.jiaxing.cc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和网址。
      ☉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由各报章媒体精心收集而来,本站不做任何商业用途。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您想转载此处文章请注明原作者和本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