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热门嘉禾名士文章推荐

广告赞助商

主页 > 嘉禾名士 > INTRODUCE

教育家张印通(二)

2021-03-26 09:16 作者:邵洪海 来源:www.jiaxing.cc 浏览: 我要评论 (条) 字号:

摘要:按照文字记录,打开地图察看张印通与师生的南迁路线,可以看到省立二中(嘉兴一中)的队伍是从新塍镇上的河道进入澜溪塘,一路向西南方向行进,经过乌镇、练市、含山,到达新市。此时,张印通的夫人带着四个子女也匆匆赶来相会(其母不愿离开家乡,没有同行

  按照文字记录,打开地图察看张印通与师生的南迁路线,可以看到省立二中(嘉兴一中)的队伍是从新塍镇上的河道进入澜溪塘,一路向西南方向行进,经过乌镇、练市、含山,到达新市。此时,张印通的夫人带着四个子女也匆匆赶来相会(其母不愿离开家乡,没有同行)。家人虽然团聚,但张印通带领队伍走在最前面,根本无暇照顾跟在后面的他们。夫人本身多病羸弱,最小的孩子才四岁,一路赶得很辛苦。

  队伍从新市再次启程,经过塘栖古镇继续向西南进发,过了余杭,便是临安。水路断头了,张印通带着师生们在于潜上岸,做短暂的修整停留。因为时时想着学生的学业,他在于潜安排师生上了两个礼拜的课,不承想背后忽传杭州沦陷,炮火已经炸到了脚后跟,队伍不得不再次南行。屋漏偏逢连阴雨,此时张印通的夫人忽然病重,卧床不起。在两难抉择下,他走到夫人病床前,哽咽着说:“我必须先走了,希望病好后能赶上相会,万一不行,后事我已托人妥办……”张夫人此时也明白,自己的丈夫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小家的家长,而是这二百多师生的大家的家长。

  队伍再次出发,张印通率领师生又步行经过分水、桐庐和建德,于1938年元旦到达兰溪。在兰溪小住三日继续步行前行,为避敌机轰炸取小道绕过金华,再沿公路经过永康、缙云、丽水,终于到达目的地——浙南山区小镇丽水碧湖镇。

  这一走六七百公里,为避开日本人的迫近,还要兜好多圈子,实际距离可能还远远不止;这一走差不多两个月时间,除一小半路程坐船之外,一大半是靠步行完成的。而且这不是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而是一支由十四五岁(有的甚至还要更小)的学生组成的队伍,绝大部分孩子从未离开过家乡和亲人。一路上,他们像一群晚启程的候鸟,跟着他们信赖的张校长,跋山涉水,饱经寒霜,在路上度过了一整个冬天。对于他们而言,这无异于一次长征。武侠小说家金庸先生也在队伍当中,他回忆起这段经历时说:“当时我们才十二三岁,每天要步行七八十里,风餐露宿……走不动了,就唱支歌……”

  更让人揪心的是,因为南迁仓促,没有时间筹集经费,要维持这么一支队伍的日常开销,还要添置抵御寒冬的衣物,实在困难重重。这些,学生们是不太清楚的,而作为“家长”的张印通校长却暗自心急如焚。还好天无绝人之路,时任苏浙边区绥靖公署主任、淞沪前线右翼军总司令张发奎,因为长期驻扎嘉兴,佩服张印通校长的为人,在得知情况后,派遣参谋送来一千元大洋,以资助师生们过难关。张印通当着全体师生的面收下这笔钱,并保证以后在大家的监督下节约使用。

  到达碧湖后,浙江省政府把已陷于敌手的杭嘉湖地区七所公立学校合并成立临时联合中学,分设高中、初中、师范三部,张印通被推任为高中部主任。后来,三个部独立成为临时联合高中、联合初中、联合师范三所学校,张印通任临时联合高中校长。一切总算安定下来,令人欣喜的是,张印通的夫人病情好转,与子女一同赶到碧湖与先生会合。


顶一下
(2)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特别说明

◎ 广告赞助

◎最新评论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
      表  情:
      评论内容:
      * 请注意用语文明且合法,谢谢合作 审核后才会显示! Ctrl+回车 可以直接发表

      ◎ 阅读说明READ EXPLANATION

      ☉出处:嘉兴故事         网址:http://www.jiaxing.cc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和网址。
      ☉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由各报章媒体精心收集而来,本站不做任何商业用途。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您想转载此处文章请注明原作者和本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