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热门嘉禾名士文章推荐

广告赞助商

主页 > 嘉禾名士 > INTRODUCE

沈承勋慈心普惠

2021-12-01 10:33 作者:何志荣 来源:www.jiaxing.cc 浏览: 我要评论 (条) 字号:

摘要:乾隆年间,在新丰镇竹林村有一个慈心普惠的乡贤,称誉乡间,叫沈承勋。 沈承勋(17151777),字景周,号遁甫,新丰镇竹林村人,是奉直大夫沈治泰的孙子,候选州同沈格的儿子。 据光绪《嘉兴县志》载,承勋是位国子生,乾隆癸亥(1743)经吏部选拔到四川新宁

  乾隆年间,在新丰镇竹林村有一个慈心普惠的乡贤,称誉乡间,叫沈承勋。

  沈承勋(1715—1777),字景周,号遁甫,新丰镇竹林村人,是奉直大夫沈治泰的孙子,候选州同沈格的儿子。

  据光绪《嘉兴县志》载,承勋是位国子生,乾隆癸亥(1743)经吏部选拔到四川新宁当知县。当时四川因人口极度稀少,需要充实,清朝朝廷实施“湖广填四川”政策,大批移民到四川,一时难以立足安家,社会动荡。

  沈承勋上任伊始,就号令各乡镇为移民搭建草庐,并迅速引进新的农作物和生产技术,与当地村民一起种植红薯、甘蔗、烟草,同时发展养蚕业,使他们很快磨合。接着,他又促进商业,在集镇开设布行、麻行、猪行及铁锅店、杂货店等,还鼓励有本钱的商户开设酒行、旅馆,次第推广。一系列举措,使偏野荒凉的新宁很快呈现出新的景象。

  乙丑(1745)冬,沈承勋微服到城西五里处一个叫普市的小镇,发现有座“贞女墓”,建坊于前,式若门户,一碑中坚,四望屹然,左右矮墙上题咏甚多。沈知县抬头看到坊匾上书“凌空芳徽窃,私心自慰日”,乃前任黄知县手迹。又听周围老者说此是虚墓,是为纪念贞女何赵氏所建。为了弄清原委,他到关帝庙请教住持,有位增生(即秀才)名叫魏隆灿,拿出《贞女传》给他看,才知道赵女嫁给何秀才,两人情深意笃,不料未婚夫亡,赵女生未合衾,死欲同穴,于是演绎了一则凄美的故事。沈承勋慈心大发,为了正确引导,便撰写了《新宁贞女何赵氏虚墓记》。回衙后,他重修县学,并在县以下开设乡塾,以教化民众。数年间,新宁科第不绝,政绩斐然,不承想竟遭时忌,在乾隆庚午(1750),他与世无争地解组归田。

  回家后,沈承勋一心为乡亲父老办善事,募资将镇西扶娘桥由木桥改建成石桥,竹林禅寺山门破裂,他也重建一新。

  沈承勋在家中开设家塾,请来名儒方兰皋施教,接纳子弟,不分亲疏,惠及一大批沈氏子弟。他看小堂弟沈许煌机敏能干,便让其当“班长”,后来沈许煌成为武昌府通判;从子沈家基,幼年丧父,他视为己出,后来沈家基中辛卯(1771)举人,授拣选知县;侄子沈可堂,发挥所长,他便送其幕游黔阳,大府争相延聘。

  沈承勋的六个儿子,亦皆成才。长子可均,是诗人兼收藏家;次子可培,先后担任上高、安肃知县,后任泺源等书院山长;三子可坊,以孝著称,受浙藩田凤仪题旌;四子可至,七岁能诗,候选州吏目;五子可堦,活跃于诗界,著有《春涛诗集》,入选《槜李诗系》;六子可堡,候选训导,也有诗集传世。

  村里贫寒子弟,沈承勋也招入家塾,免费供读,有五名考取童生,其中两名成秀才。隔壁高家埭高复哉中举后,沈承勋鼓励其上京接受吏部选拔,还设宴招待送别,作《高复哉公车北上留别招饮》诗:

  开筵且作片时留,杯酒明朝忆劝酬。

  柳色依人云在望,乡心入夜月当头。

  无边碧草催征辔,不尽青山动别愁。

  最是北堂衰两鬓,泥金待捷献觥筹。

  衷心祝愿晚辈早日出仕,高复哉不负所望,后被授予山东黄县知县。

  沈承勋慈心普惠,称誉乡间,朝廷念其德,赠予文林郎(正七品),里中皆尊其为长者。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特别说明

◎ 广告赞助

◎最新评论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
      表  情:
      评论内容:
      * 请注意用语文明且合法,谢谢合作 审核后才会显示! Ctrl+回车 可以直接发表

      ◎ 阅读说明READ EXPLANATION

      ☉出处:嘉兴故事         网址:http://www.jiaxing.cc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和网址。
      ☉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由各报章媒体精心收集而来,本站不做任何商业用途。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您想转载此处文章请注明原作者和本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