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热门嘉禾名士文章推荐

广告赞助商

主页 > 嘉禾名士 > INTRODUCE

许鸿宾:曾为梅兰芳伴奏的“江南笛王”

2023-03-14 18:15 作者:俞慧芳 来源:www.jiaxing.cc 浏览: 我要评论 (条) 字号:

摘要:许鸿宾(1883—1967),人称“炳炳曲师”,江南四笛之一。家中世代以乐班“金声奏”为业,有许氏家传曲本,创建于清代嘉庆、道光年间,许鸿宾为第四代掌班,经常应聘参与婚寿喜庆的堂会活动。


许鸿宾1936年留影

  霓裳雅乐奏钧天,炳炳鸿名遐迩传。

  昆曲,有600年的历史,被称为“百戏之祖”。昆曲与嘉兴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据考证,昆曲是吸收了海盐腔改造而成。在昆曲发展史上,嘉兴涌现众多在全国有影响的人物,许鸿宾就是其中的代表。

  许鸿宾(1883—1967),人称“炳炳曲师”,江南四笛之一。家中世代以乐班“金声奏”为业,有许氏家传曲本,创建于清代嘉庆、道光年间,许鸿宾为第四代掌班,经常应聘参与婚寿喜庆的堂会活动。

  许鸿宾除在嘉兴城内的寄园、陆家花园拍曲吹笛外,也会在西河街(今解放路)永明电灯公司和德心医院活动,除了在怡情曲社做笛师外,还在桐乡陶社做过笛师。《昆曲辞典》记录了古往今来共五十七位昆曲乐师,称许鸿宾为笛王。

  许鸿宾的徒弟金寿生,因拍教认真讲究,渐为名曲家所赏,推为教曲、伴奏高手,曾先后任青社、啸社诸曲社曲师。每当同期坐唱,如唱者为其施教之人,则亲自擫笛,否则只执鼓板而已,所教以上三门(净、老生、外)为其专长,而生旦戏亦无所不能,从对金寿生的介绍,我们可从侧面看到许鸿宾的技艺。

  许鸿宾另一个高徒是陈延甫,是兴工风格的曲师。1934年正月,陈延甫应俞平伯邀请去北京,为俞平伯、许宝驯夫妇所设拍期拍曲、撅笛。俞平伯夫妇寓居清华园时,陈延甫也寄居西郊,清晨即往其寓所理曲,四载未间断,为俞平伯夫妇习曲《哭宴》《泼水》《惊魂》《冥勘》等一百余折。

  许鸿宾和昆曲名家张娴也有一段师生缘,教授时依拍曲的老法,以一盒火柴计数,拍曲十遍方可上笛演唱。三日一曲,五日一戏,一个多月中,张娴的昆曲演唱与日俱增。

  许鸿宾自幼师从父亲许少岩,学习昆曲演唱和昆笛吹奏,习艺过程极为刻苦。9岁时单独充当“掌礼”,一生熟谙数百出昆腔剧目,吹奏时不用看谱,与专业昆曲演员配合时,笛子吹得严丝合缝。平时和曲友在一起时,善于配合曲友的演唱,带动和提高曲友的演唱水平,广受称道。这得益于他从小养成的每天白天抄写剧本曲谱、每晚不背熟不睡觉的习惯,长年累月,把数以千计的剧本和曲谱都烂熟于胸,牢记脑中。

  嘉兴地区昆曲活动历史悠久,20世纪一二十年代活动愈益繁盛。当时嘉兴一带的昆曲演唱方式不同于别的地方,独树一帜,被称为兴工,许鸿宾是演唱兴工的代表人物。

  兴工,是嘉兴地区(包括吴兴一带)清唱流派的特殊风味,只重于唱,注重板眼字句,一字一唱,字字着力,句句咬正,丝毫不苟,完全凭恃自己的丹田之气,按规就矩,不用吊板和吊眼(即不用死守板眼,可视曲情需要在节拍上适当提前、适当延宕或跳跃),有一分力量唱一分戏,不偷工取巧。兴工在节拍之间严守尺寸,在曼声缓度中始见功力,串演则非其所长。所以兴工的曲友只唱不做,不登台串演。这种唱法独具有海盐腔的余绪。

  1936年秋,怡情曲社发起“七夕鸳湖曲会”,在南湖烟雨楼举办,曲会自首日上午十点开锣,到次日早晨六点方才息鼓,所唱剧目四十二出,堪称当时民间昆曲盛事之最,许鸿宾担任乐队的曲师。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特别说明

◎ 广告赞助

◎最新评论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
      表  情:
      评论内容:
      * 请注意用语文明且合法,谢谢合作 审核后才会显示! Ctrl+回车 可以直接发表

      ◎ 阅读说明READ EXPLANATION

      ☉出处:嘉兴故事         网址:http://www.jiaxing.cc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和网址。
      ☉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由各报章媒体精心收集而来,本站不做任何商业用途。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您想转载此处文章请注明原作者和本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