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茅盾不仅是一位伟大的革命作家、文学家,也是一个勤政廉洁、克己奉公的好干部。他在逝世前四个月,曾录写下俯首甘为孺子牛七个字,他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孺子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内涵。 严以用权,不贪公家一分钱,是共产党人的准则要求。在这方面,茅盾从
茅盾不仅是一位伟大的革命作家、文学家,也是一个勤政廉洁、克己奉公的好干部。他在逝世前四个月,曾录写下“俯首甘为孺子牛”七个字,他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孺子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内涵。 严以用权,不贪公家一分钱,是共产党人的准则要求。在这方面,茅盾从不贪占公家财物,有时反而要倒贴钱给公家。作为领导干部,有时会被安排到外地度假。而度假所需的路费、住宿费是可以报销的。但茅盾按规定外出度假,路费向来都是自己掏腰包。有一次,他和妻子一起乘飞机去海南休假,回来费用也不去报销,办事人员觉得路费数额较大,就对他说,“沈部长,按规定路费是可以报销的,为什么不报。”他说,“我的收入可以支付这笔路费,不必去报了。”当时,按他的级别待遇,月工资有四百多元,看似收入是比较高的。但是,他的妻子孔德沚没有工作(新中国成立之初,她曾向领导提出要求参加工作。周恩来总理对她说,你的任务是照顾好茅盾同志,这就是你的革命工作)。所以,一个人的工资收入,要支付房屋租金、水电费、保姆佣金、购书订报,以及家中的各项杂费开销,是一笔不小的支出。 平日生活节俭的茅盾把大部分稿费存在银行里,后来病重时捐给了国家,作为长篇小说奖励基金。1981年,根据茅盾的遗愿,将其二十五万元稿费捐献出来,设立了茅盾文学奖,这成为中国第一个以个人名字命名的文学奖,是中国长篇小说的最高奖项之一。茅盾逝世后的第二年,北京举行了首届茅盾文学奖颁奖大会。 该报销的不去报销,宁可自己掏腰包。在别人看来,茅盾好像挺大方阔气的。其实他的生活非常简朴、节俭。在担任文化部部长的十五年间,无论在吃、住、行以及服务人员的配备方面,他从没向组织提出过任何要求。1949年,随着中央机构的组建,干部住房较为紧张。当时茅盾被安置在文化部宿舍大院里的一栋小楼里。楼里设施简陋,他毫不在意,因陋就简,自己花钱添置了一些书橱、衣柜。后来,随着国家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办公条件和住宿用房逐步改善,但他仍住原地未搬。一次,有位朋友来造访他,说,“茅公,你们怎么还住在这种小楼里,不嫌气闷吗?像你这样级别的干部,大多搬迁到比较好的四合院平房里去了。那里房子宽敞,又有庭院,空气好。”茅盾笑笑说,“我住在这个大院里,上班方便。再说,现在我们只有两个人,已经够住了,房子大了,就需要增加服务人员,排场太大了。”就这样,他在这栋狭窄的小楼里,一住就是二十五年,直到他七十多岁的时候,因为上下楼实在不方便,才在管理局的调配下,搬到了东城区后圆恩寺胡同13号那幢四合院居住。 在衣着方面,茅盾也从不追求气派。担任文化部部长期间,经常代表国家出国访问。这时,有关单位就为他量身定制两套“出客”服装。当问及需要怎样的面料和样式时,他总是服从组织安排,个人不提任何要求。而平时在家里,穿着上是很随便的。他喜欢穿中式褂裤,连裤带都是中式的。棉袄棉裤一直保留着家乡的传统习俗,全是丝绵翻制的,而且都是妻子亲手为他缝制。他穿着很省俭,有些衣褂袖肘磨破了,也不舍得丢弃,让保姆补一补继续穿。抗战胜利后,在上海买的那双黄皮鞋,穿了十多年还一直在穿。 在饮食方面,茅盾也不讲究。按规定,他可以配一名专职厨师。但是他一直坚持不要,自己从家乡雇了一个保姆。他觉得保姆和妻子烧的饭菜更适合他的口味。后来保姆回到家乡,妻子病逝,在实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才请了一个数家兼职的女厨师。 茅盾习惯了朴素、勤俭、节约的生活作风,从不去追求所谓的高档次。他当官也没有一点官架子,和平民百姓一样,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干。在担任部长的时候,他每年要去外地出差两三次。在这期间,生活起居都是自己操办,从不依赖警卫员和秘书。每次出差,他和其他干部一样,带着一只小衣箱装着换替衣服和一只帆布提包带着洗漱用品,在酒店住下后,自己的生活自己料理。 为政以廉,是茅盾一生的坚持。 |
- 上一篇:仙辞飞下五云端 语溪女儿徐自华
- 下一篇:陈龙正:以身殉节的明末理学家、慈善家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