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才子徐文长在明朝可以说是一个很有名气的人物。他出生于绍兴一个衰落的大家庭,读书蛮用功,六岁读书,九岁作文,还能够模仿名家扬雄《解嘲》写出《释毁》,大家看见他都竖起大拇指夸奖:不得了!传说徐文长生得白白净净,蛮登样。他是做师爷的,到处走动,
才子徐文长在明朝可以说是一个很有名气的人物。他出生于绍兴一个衰落的大家庭,读书蛮用功,六岁读书,九岁作文,还能够模仿名家扬雄《解嘲》写出《释毁》,大家看见他都竖起大拇指夸奖:“不得了!”传说徐文长生得白白净净,蛮登样。他是做师爷的,到处走动,文才又好,留下的故事说不完。 我在嘉兴王江泾镇的南汇一带采风时,听到当地人讲起过一个民间故事,和徐文长有点关系,叫“徐文长下面”。话说明朝嘉靖年间,这一天,徐文长游学来到嘉兴府秀水县长溪(今秀洲区王江泾镇南汇),在茶馆里,他讲起空头来,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引起了正在家里休假的朝廷大官沈大臣的注意,沈大臣对这位年轻后生动了要纳他做女婿的念头。 沈家有一个十六岁的女儿,这位千金小姐长得如花似玉,婀娜多姿。徐文长风流倜傥,英俊潇洒,而且文才出众,如果沈家的小女许配给徐文长,那真是郎才女貌。 沈大臣就托人向徐文长表达了此意。徐文长满心欢喜,立时应允,并说要暂缓一时,先向父母亲禀报了再说。 阳春三月,春暖花开。回家禀报父母后,徐文长再奉父母之命,由沈大臣派来的随从王亮陪同,乘船从绍兴来嘉兴,到长溪去见沈小姐。 风送船行,人急船快。没几天,船就行至王江泾,一路到了长溪。在长溪桥边,正好有个大花园。徐文长对家住长溪的王亮说:“我们在这儿下船歇一歇吧。”船工将船停靠岸边,系缆上岸。 天气晴朗,云浮蓝天。花园里的景色美不胜收,池塘里荷花正盛,湖面上鸳鸯双飞,花瓣上蝴蝶纷飞。也是凑巧,这天沈家小姐也带着丫鬟来大花园赏春。她看到迎面走来一位风流倜傥、一表人才的年轻男子,感到有点难为情,于是用手拉了拉丫鬟,叫她快走。谁知这一瞬间,沈小姐的珠凤发簪掉在了地上,可她一点不知。 徐文长看到这位小姐长得花容月貌,全然不知这就是沈大臣许配给他的未婚妻,也就继续往前走。走到小姐刚才经过的路旁,徐文长看到地上有一支发簪,心想肯定是那位小姐的。如果自己能娶到这么美丽的小姐,那可真是福分了。何不趁将这支发簪还给她的机会,认识一下这位小姐。再想找那位小姐,芳踪已无,只留一路香味……他想到了一路陪同过来的王亮:何不让他陪我一起去寻找那位小姐呢? 王亮领着徐文长先来到自己家所在的菩提湾。不巧,村里有事要他办,于是王亮向徐文长指了指自己家的方向,就赶紧走了。王家只有他的妹妹王金妹,芳龄十六,长的是柳眉大眼,沉鱼落雁。王金妹让徐文长坐下,给他沏茶,并递上毛巾洗脸。徐文长看到王金妹两眼含情,容貌和天仙一样美丽。两人就攀谈起来,情投意合,一下子都产生了好感。 徐文长起身要走,王金妹赶忙拦住说:“我哥马上就要回来了,你就在我家吃个便饭吧。”徐文长已有爱慕之心,又重新坐到凳子上。王金妹高兴地将早上买来的韭菜、面条拿出来说:“我给你下韭菜面条吃。”徐文长说:“好!”王金妹又说:“那你就给我烧火吧。” 徐文长小时候也帮助过母亲烧过灶。于是,他坐在灶头边,烧起了柴灶。王金妹把韭菜洗好,放在八仙桌上。要先去将长长的面条切短,但粉脸却一直盯着徐文长;徐文长手拿柴火,一个劲地往灶口送,双眼也目不转睛看着王金妹。 王金妹看锅里的水烧开了,就把切好的面条放了进去,氤氲水汽闹得家里一片蒸腾。一会儿工夫,面条煮熟,打开锅盖,拿了碗筷,把面条挑了起来。两人这时呆了:长长的韭菜还没切,切短的却是面条! 徐文长从灶头边站起身来,笑着说:“哈哈哈,这真是‘长下韭菜短下面’啊!”王金妹也捂着嘴,红着脸笑了起来。徐文长哈哈大笑了一回,说:“难得吃到长下韭菜短下面。难得啊,难得!” 这一趟行程,徐文长本是要见沈家小姐的,结果却结缘了王家妹妹,后人把这个故事唤作“徐文长南汇相亲,长下韭菜短下面”,一直流传下来。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