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梅元鼎纂《新丰镇志略初稿》第十九章丛谈一节,对庚申劫火,镇人毫不设防有这样的解释:咸丰庚申四月二十六日,太平军由苏州入嘉兴。当时因交通不便,所以新丰犹未得消息这个,或许应属护短之词吧。新丰距府城三十
梅元鼎纂《新丰镇志略初稿》第十九章“丛谈”一节,对庚申劫火,镇人毫不设防有这样的解释:“咸丰庚申四月二十六日,太平军由苏州入嘉兴。当时因交通不便,所以新丰犹未得消息——”这个,或许应属护短之词吧。新丰距府城三十六里,汉塘舟楫相通,单航不到两个时辰。嘉兴府城失陷的警报,不大可能会迟滞到四五天之久。然而,不幸的是,毁灭的火焰却狂烧起来了。元鼎先生对此有凿实的记录:“五月初一日,镇中正在演剧酬神,而太平队伍骤然莅临。里人因之大乱,争相逃避。乱民崔大有(徐婆桥堰兜里人,太平役中为乡官)辈乘机焚掠,全镇精华,席卷而空。当时之恐怖状态,至今言之犹觉悚然。” 唐翰题在《新丰镇周氏聚顺祠记碑》碑文中,亦有这样沉痛的叙述:“庚申之乱,市廛三千余户无一瓦存,祠宇在故里者亦被蹂躏。” 梅元鼎是光绪三十一年(1905)生人,世居新丰。元鼎先生上述记咸丰庚申(1860)新丰灭镇的文字,是应当镂之于金石,传遗后人的。 元鼎先生所记徐婆桥,即今步云镇,与新丰接壤;堰兜里,是否即今之兜里自然村,未能确考。乡官崔大有者,生平不详。太平军统率下的乡官,多由本土的劣绅、落第秀才、游惰之民充当。这个崔大有,很可能是一个“游惰”。历来造反而为凶魔的,大多是此辈。 庚申劫火,镇上三千烟灶、万余人口,加上四乡村民来随喜拜菩萨、观戏文的,总不下两万人,死难多少,未见记载。 劫火中,陈氏夫人上奉婆母沈氏、下携子侄纪勋熙绪,避难于镇西南八九里之竹林高家埭。 帆影楼所有藏书、古玩文物,统不及带出。 古玩文物,那些商彝周鼎之类因属铜器,很有可能在帆影楼被纵火前,游惰崔大有下令砸碎,以备送去府城化为铜汁铸钱。 那台意大利造大自鸣钟,据乡俗,钟与终谐音,送钟者送终(死)也。因此揆之于常理,是被抛入火堆中,然而火尚未燃起,钟犹发出“当——”的一声鸣响。是哀音。 劫火后数天,仆佣去帆影楼探视,但见满地瓦砾之中,波稳处匾已成焦木,横卧于地,而那“波稳处”三字,字形清晰可辨。仆佣俯身搬动堂匾,“刮——喇”碎成一大堆灰烬。 劫火后三个月,远在淮安府同知任上的唐翰题,执铁笔刻自用印曰“留梦室”,刻边款文曰:“杜司勋咏蕉有句云:‘留得还乡梦,聊以名吾堂。’志荡析之悲也,庚申八月,子冰记。” 荡析,帆影楼亦无一片瓦存矣。但鹪安之悲岂止在一楼。 ![]() 竹林高家埭周氏祠堂旧址断壁残垣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