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黄源与鲁迅在一起(版画,作者不详)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在与鲁迅有关系的嘉兴作家中,黄源与鲁迅交往最晚,但最亲近。 黄源,名启元,字河清,一九〇六年生于海盐县武原镇。父亲黄慕韩先是小学教员,后在地方国民政府当小职员。家里无力供黄源兄妹接受系统
![]() 黄源与鲁迅在一起(版画,作者不详)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在与鲁迅有关系的嘉兴作家中,黄源与鲁迅交往最晚,但最亲近。 黄源,名启元,字河清,一九〇六年生于海盐县武原镇。父亲黄慕韩先是小学教员,后在地方国民政府当小职员。家里无力供黄源兄妹接受系统的高等教育。黄源妹妹黄启凤在绍兴一所护士学校读书后,终生当护士。父亲对黄源的期望是继操父业,高小毕业后进嘉兴师范学校,做一名小学教员。而母亲指望他做中医,能改变家庭境遇。 十五岁,高小毕业的黄源到嘉兴秀州中学求学。秀州中学是由美国基督教南长老会创建于一八九九年的教会学校,师资强,英语教育特别严,曾经培养出陈省身、谭其骧、吴世昌等学术大师。黄源入学三年之后的一九二四年,小黄源六岁、后来成为《莎士比亚戏剧全集》著名翻译家的朱生豪也入读该校。黄源在秀州中学虽不到两年,却也打下了很好的英语基础。 一九二一年秋,初中未毕业的黄源被姑母送往上海,随姑夫朱宗良住在于右任家。朱宗良是于右任主办《民立报》的主要助手。他为黄源谋得了练习生的职位。黄源于是有机会大量阅读于右任家的报章杂志,从此爱上文学,且常出入书店。商务印书馆出版、茅盾主编并大刀阔斧改革的《小说月报》,杨贤江编辑的《学生杂志》,他每期必读,深受影响。后来,他把茅盾称为他的文学启蒙老师,感激一生。同时,他接触了进步书刊上介绍进来的大量优秀外国文学作品。 一九二三年秋到一九二四年夏,他转学到南京一所中学继续求学。然只读了一年,因感到该学校压抑新思想、新文化,又慕名转到上虞春晖中学求读,诚笃地投学于经享颐、匡互生、夏丏尊、丰子恺、朱自清、朱光潜等名师门下。在夏丏尊、丰子恺的引导下,他开始学习日文。一次,在早操时,黄源因戴了一顶绍兴毡帽受校方指责。老师匡互生挺身维护黄源的平民意识,校长拒受,师生俩愤而离开春晖中学,到了上海。匡互生立志为实践自己平等教育的理想筹办立达学园。黄源帮助匡互生创业,同时,不间断自学日文。一九二七年,江湾建了上海劳动大学。校长是一九二四、二五年曾任北洋政府教育总长并支持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学生运动的易培基。匡互生介绍黄源就职于该校编译馆的助理员。 之后,黄源与鲁迅有了两次开始接近的机会。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