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热门嘉禾春秋文章推荐

广告赞助商

主页 > 嘉禾春秋 > INTRODUCE

竹林二贤传(四)(2)

2015-03-13 14:54 作者:陆明 袁培德 来源:www.jiaxing.cc 浏览: 我要评论 (条) 字号:

摘要:高氏式微后,沈氏依竹堂继起。 依竹堂(亦称依竹山房)是翰题外家,曾外祖父沈可培(字养原,号蒙泉),翰隆丁巳(1737)生人,嘉庆己未(1799)卒。乾隆间名儒。年老辞归,先居于竹林庙,后徙高家埭筑石大草堂,有


  高氏式微后,沈氏依竹堂继起。

  依竹堂(亦称依竹山房)是翰题外家,曾外祖父沈可培(字养原,号蒙泉),翰隆丁巳(1737)生人,嘉庆己未(1799)卒。乾隆间名儒。年老辞归,先居于竹林庙,后徙高家埭筑石大草堂,有依竹堂、听松楼、雪浪斋诸精舍。据祝廷锡《竹林八圩志》卷二“第宅”记载,沈氏所居本高氏故宅。外祖父沈铭彝(1763~1837),字纪堂,一字中黄,又字纪鸿,号竹岑,别署小花蛾翁,晚号讷翁、孟庐。嘉庆间廪贡生,候选训导。沈铭彝住依竹堂,藏金石字画及乡邦文献极富。翰题幼年随母亲去依竹堂省亲,总要路经高承埏故居,这座已故渤海旧第,墙垣破败,砖雕的门楼上挂满了藤萝。中庭荒草萋萋,生长着一棵白榆,树干才及拱把,却喜挺直高耸,皮色如染霜,极为罕见。母亲告诉他,中庭是寓公先生另一居处光裕堂,与稽古堂相邻,翰题以是记忆亲切。翰题十六岁那年,外祖父向他出示珍藏的《高寓公先生尺牍卷》,他展卷拜观,深知是乡先贤遗墨,并为寓公的忠义所激感,即席成诗二首,老人阅后甚喜,和诗以纪祖孙雪窗吟诗的佳兴。

  越五年,竹岑先生将“尺牍”交付外孙,不久即遽归道山。

  这《高寓公先生尺牍卷》是高承埏在明亡后,寄与吴统持、谭贞默、敏翁、遥翁等亲交尊长的书札,计七通,加上给儿子的家书,共八通,表达了他归隐作遗民的心志。清顺治五年(1648),即寓公先生撒手于稽古堂之年(病中犹校书不辍),尺牍由先生哲嗣念祖挥泪装裱成卷,以为家宝;尔后曹溶、方文、刘鸿儒、王遐诸名流(一总十家),相继为之题记作跋。

  这一卷尺牍,向为士林珍重,到了翰题的手上,已经历二百年,也可称是稽古堂书香的吉光片羽了。

  (祝廷锡《知非楼杂缀》述云“……乡里文献,初萃于高,高微入沈,沈又入唐”即是指“尺牍”在内并为其传嬗的代表也。至于其他的庋藏,廷锡在彼时——光绪三十三年,唐纪勋去世后——犹未及见,引以为深憾。)

  岁腊将尽。外祖父铭彝公下世已然快三十个年头了,以翰题幼受庭训的年份算起,当初见到的光裕堂中庭的白榆,树干才及拱把(两手合围),如今忽忽四五十年过去,白榆已合抱(两臂合围),高大挺拔,掉尽绿叶的树冠和树身,通体银白。

  母亲和夫人以及儿子纪勋、侄儿熙绪自庚申之难后,一直避居于此。这也是翰题所不能释怀的。

  翰题此番遄返故里,除了筑建广谘堂的计划,他还带来两件足以光宗耀祖的翰墨,一件即是前面提到的钟山书院山长李联琇撰书的《明诸生唐子玉先生像赞》,另一件也是小湖先生手笔,文曰《嘉兴新丰房唐氏三世墓表》。据《墓表》,可知翰题在同治三年任江苏淮安府同知时因军功官加三级,连带他的父亲、祖父、曾祖父都得到“中议大夫”的封赠;母亲、祖母、曾祖母们则皆为“淑人”。皇上覃恩,三世荣宠。《墓表》由两江总督、一等毅勇侯曾国藩篆首,而翰题为曾国藩部属、曾对他的知遇之恩,有这年秋所作《谒侯相曾制军》诗可以征信。

顶一下
(5)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特别说明

◎ 广告赞助

◎最新评论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
      表  情:
      评论内容:
      * 请注意用语文明且合法,谢谢合作 审核后才会显示! Ctrl+回车 可以直接发表

      ◎ 阅读说明READ EXPLANATION

      ☉出处:嘉兴故事         网址:http://www.jiaxing.cc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和网址。
      ☉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由各报章媒体精心收集而来,本站不做任何商业用途。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您想转载此处文章请注明原作者和本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