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热门嘉禾春秋文章推荐

广告赞助商

主页 > 嘉禾春秋 > INTRODUCE

送子庵的浮沉(2)

2015-11-03 09:40 作者:杨颖立 来源:www.jiaxing.cc 浏览: 我要评论 (条) 字号:

摘要:1948年,政府在提倡新生活运动时,地方当局迫于舆论,在送子庵进行了禁娼,并将送子庵改名为忏悔庵。 新中国成立后,送子庵尚存,那时尼姑还出去做佛事,往往年轻尼姑在前头走,老尼姑则身穿黑色尼袍走在最后。这时


  1948年,政府在提倡新生活运动时,地方当局迫于舆论,在送子庵进行了禁娼,并将送子庵改名为“忏悔庵”。

  新中国成立后,送子庵尚存,那时尼姑还出去做佛事,往往年轻尼姑在前头走,老尼姑则身穿黑色尼袍走在最后。这时的年轻尼姑都穿浅蓝色的士林布旗袍,还剪起了短发,有的甚至烫起了卷发。老尼还会和街坊们打招呼。

  后来,尼姑们都还俗了。开始她们还住在送子庵,很快嫁人的嫁人,迁出的迁出。最后只剩一位叫四太的老尼姑,及叫强宝和德缘的年轻尼姑还住在那里。听当时的邻居讲,强宝和德缘都很漂亮。强宝后来嫁给新嘉铁工厂一个工人,生了四个孩子;德缘嫁给橡胶厂一个工人,也生有子女。

  陆陆续续有新的居民搬进送子庵,送子庵成了有七户居民的大杂院。

  那位朋友的父母就是送子庵第一批居民。从1956年搬入,1970年迁出,整整住了14年。那位朋友的童年也是在那里度过的。他们一家住在西南角唯一一座小楼上。楼上除了他家,还有德缘一家。楼下当厨房,两家人相处和睦。

  强宝一家后因工作关系,搬去海宁硖石。因与朋友的父母关系好,遂将这只光绪年间的瓷香炉送给他们作留念。此后,朋友父母一直当盛大菜的菜盆用,几十年下来,竟然完好无损,瓷质晶莹,也算是一个奇迹。

  送子庵的建筑一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因中山路扩建而拆。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特别说明

◎ 广告赞助

◎最新评论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
      表  情:
      评论内容:
      * 请注意用语文明且合法,谢谢合作 审核后才会显示! Ctrl+回车 可以直接发表

      ◎ 阅读说明READ EXPLANATION

      ☉出处:嘉兴故事         网址:http://www.jiaxing.cc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和网址。
      ☉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由各报章媒体精心收集而来,本站不做任何商业用途。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您想转载此处文章请注明原作者和本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