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整修前的钱家老宅 修复后的钱家老宅 正当他自我陶醉在诗画、书声之中,现实却又给他出了个难题,回家不到两年,1893年,不知为什么大清皇帝又一次想起了他,任命他为四川什邡县令,让他于花甲之年复朝夕忙于政事。
![]() 整修前的钱家老宅 ![]() 修复后的钱家老宅 正当他自我陶醉在诗画、书声之中,现实却又给他出了个难题,回家不到两年,1893年,不知为什么大清皇帝又一次想起了他,任命他为四川什邡县令,让他于花甲之年复朝夕忙于政事。 皇上圣旨不能违抗,旧道德熏陶下的钱保塘,忠君思想是十分严重的。依依不舍告别宁静、悠闲的家乡,告别亲人,已是六十一岁的钱保塘只能重返官场。此一去,他无法预知会是怎样的一个局面。想起自己这一生,早年为科举而刻苦读书,中年为吏治而殚精竭虑,晚年退隐江湖却又造化弄人,感慨多多,于是挥笔写就了一首诗: 乡国八千里,羁栖十九年。名心消岁月,陈迹化云烟。 钟鼎非吾事,诗书有宿缘。闲时聊长卷,一读一茫然。 欲归归未得,留滞又经春。拙计谋为吏,虚名累此身。 蹉跎成久客,老大愧依人。输于田园叟,团栾笑话真。 诗中反映了他对官场的淡漠,对诗书的钟爱。从他内心深处来讲,他更向往的是一种陶渊明式的田园生活,他的这种心情多次在其他诗中反映,但应了一句俗话“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所以他也感到了一种无奈。可无奈归无奈,在任上他却还是尽心尽力,处理公务从不拖累积压,以至未能及时解甲归田。 1897年,六十五岁的钱保塘,竟因劳累过度死于任所,终究未能了却最后心愿。钱保塘卒后,其棺木运回了老家路仲。越三年,归葬于丰墅庙西南。 钱保塘学识渊博,吏治之余手不释卷,著书甚多,刊者有十三种,如《光绪舆地韵编》《乾道临安志札记》《清风室文集》《清风室诗集》《历代名人生卒录》《春秋疑年录》《钱氏考古录》等,未刊的有十多种。有四子二女,子曰:国键、国鑅、国衔、国钮。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