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南湖的开发 嘉兴人俗称的小南湖位于南湖东北岸,原是一片草棚区,住有四五十户渔民,与整个南湖风貌景观格格不入,也影响了即将建成的南湖革命纪念馆的周边环境。当时,嘉兴县委县政府决定将之改造,将住户全部拆
“小南湖”的开发 嘉兴人俗称的“小南湖”位于南湖东北岸,原是一片草棚区,住有四五十户渔民,与整个南湖风貌景观格格不入,也影响了即将建成的南湖革命纪念馆的周边环境。当时,嘉兴县委县政府决定将之改造,将住户全部拆迁,建成“小南湖”公园。 拆迁户安置由县城建局负责,拆迁动员由南门派出所所长陈贵华负责,公园绿化由园林管理处主任王光明负责。我协助南门派出所对拆迁户进行调查摸底和动员工作。拆迁任务重,数量多,时间紧。可是,一动员,家家户户积极响应,按时统统迁到原南门老汽车站附近。不到三个月就完成了繁重的拆迁任务。 紧接着建设“小南湖”公园。园林管理处接到任务后,立即制订园林绿化规划,组织员工实施。经过两个月奋战,把“小南湖”上的草棚杂地建成了与南湖相称相应的风景秀丽的公园,与南湖相依相存。 中共“一大”历史资料陈列工作 为了建南湖革命纪念馆,当时的嘉兴县发了布告,在南湖渡口马路对面征地四十亩,并拨款八十万元。遗憾的是,纪念馆没有造,因为在一九五九年庐山会议后的反右倾运动中,筹建委员会的几位主要领导受到了错误批判后被调离,改由时任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吕耀山任筹委会副主任兼办公室主任。 吕耀山副部长上任时,纪念船已经完成,公开展出在即。于是选定烟雨楼门厅清晖堂左右两侧厢房,经过改造装修,南厢房菱香水榭作中共“一大”历史资料陈列室,北厢房孤云簃作办公室、会议室、接待室,这就是南湖革命纪念馆初期的布局。陈列室布置由嘉兴博物馆负责。我带领博物馆工作人员张佩英、何学龄去上海望志路中共“一大”革命博物馆复制了一套中共“一大”代表的图片资料。回来后,博物馆同志连续奋战,对中共“一大”历史资料,认真搜集、研究、分析、整理,制作图片,编写文字说明,并布置上墙,由我写了第一个简介。此后,嘉兴县委宣传部任命范伯伦同志任南湖革命纪念馆馆长。陈列室先请领导内部审查,于一九五九年十月一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之际,与纪念船一起正式对外开放。 自此,南湖革命纪念馆也宣告建成。 一九六四年,董必武同志来南湖视察,在仔细审察了纪念船的内外构造形态后说:“这只船,我回忆是造得对的,造得成功的。”对此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