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热门嘉禾春秋文章推荐

广告赞助商

主页 > 嘉禾春秋 > INTRODUCE

石门湾的南市街旧事(2)

2017-03-07 08:45 作者:张兆荣 来源:www.jiaxing.cc 浏览: 我要评论 (条) 字号:

摘要:著名的红军女将领张琴秋(19041968)出生在石门湾南市街。她是第一代中国共产党女党员。在红军时期,她曾担任过红四方面军总政治部主任,是红四方面军的主要领导人之一。陈赓、许世友、刘华清等声名赫赫的共和国将


  著名的红军女将领张琴秋(1904—1968)出生在石门湾南市街。她是第一代中国共产党女党员。在红军时期,她曾担任过红四方面军总政治部主任,是红四方面军的主要领导人之一。陈赓、许世友、刘华清等声名赫赫的共和国将军们,都曾是她的部属。新中国成立后,她长期担任纺织工业部副部长。在“文革”中,受到诬陷和迫害,愤然以死抗争。粉碎“四人帮”后,党中央正式为她平反,追悼会由徐向前主持。

  米商张兰墀的儿子张星逸(1908—1986)在古汉语研究和译注方面颇有建树。他的《元曲选释补证》的问世,震动了当时的元曲研究界。“文革”前,他任中华书局上海编辑部特约编辑。一九八〇年四月,被聘为上海文史馆馆员。他还著有《诗经新话》一书。

  马家弄里的张家厅,出了张槐炎、张坤炎兄弟俩。张槐炎在一九六四年从西安交大毕业后,曾在电子工业部天津第六〇九厂担任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张坤炎是我们桐乡有名的画家,在君匋艺术院工作、退休,他画的鲤鱼栩栩如生。

  张家厅的东面(临南市街的街面)出了一位桐乡著名的剪纸艺术家、嘉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剪纸)代表性继承人张纪民(1931—2015)。

  在两个张家厅之间的张公裕粮食号出了一个张兆扬。他在一九六二年从西安交大无线电工程系毕业后,曾担任上海工业大学副校长兼电子工程系主任。并入上海大学后,任上海大学通讯与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上海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他曾承担了我国第一台式彩色电视摄像机的研制,并用于中央电视台和上海电视台。他是我国数字电视技术最早的研究者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有三名医术精湛的老中医在上世纪分别悬壶于石门湾南市街的南段、中段和北段。

  首先是夏莘夫(1886—1938),他投师于金子久门下,出师后,先悬壶于梧桐镇北街,后迁到石门南市长期行医定居(中间有一年在上海行医)。由于他医技精湛,嘉兴、海宁、新市等地的患者纷纷到他石门住处就诊。黄璞斋(县级名医)、夏兆椿、薄奎芳等九人都是他的学生。

  精于外科,擅长治痈疽,医德医道人所共仰的潘菊生(1896—1971)自一九三六年起悬壶于石门镇南市,由于医术精湛,常有梧桐、嘉兴、海宁等地病人来求治,潘氏先后收弟子六人。

  著名的中医内科兼儿科医生沈锡康(1912—1977),从一九三三年起在石门镇南市街殷家弄悬牌开业。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先在石门区卫生所工作,一九六〇年调入县第一人民医院工作直到退休。他行医数十年,对待病人总是态度和蔼,工作认真负责,深得人们尊敬。我也曾接受沈医师诊治。一九七〇年暑期,桐乡全县教师集中在濮院学习期间,我不幸患病,被两位同事送到濮院卫生院诊治,又立即转到桐乡第一人民医院住院部治疗。经化验诊断为细菌性痢疾。每天挂七八瓶盐水,可是连续挂了四十多天(中间盐水品种可能换过),竟不见好转。当时我虽然瘦得皮包骨头,毫无力气,可神智还是比较清醒的。我看到为我诊治的医生们直摇头,最后他们决定请沈锡康医师来诊治。沈医师开了中药方子。我服用此方的煎药后,逐渐好转并最终痊愈。

  石门湾的南市街真是个人杰地灵的地方,精彩的故事是说也说不完的。

顶一下
(3)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特别说明

◎ 广告赞助

◎最新评论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
      表  情:
      评论内容:
      * 请注意用语文明且合法,谢谢合作 审核后才会显示! Ctrl+回车 可以直接发表

      ◎ 阅读说明READ EXPLANATION

      ☉出处:嘉兴故事         网址:http://www.jiaxing.cc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和网址。
      ☉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由各报章媒体精心收集而来,本站不做任何商业用途。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您想转载此处文章请注明原作者和本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