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石宅:嘉兴县人民政府旧址 石宅是原石鸿盛米行业主石介安的宅院,五楹四进,粉墙黛瓦,富丽堂皇。嘉兴县人民政府两度入驻东栅时,石宅为县府机关驻地。大门口招牌一挂,民居呈新貌,干部出入忙。农业合作化、社会主
石宅:嘉兴县人民政府旧址 石宅是原“石鸿盛”米行业主石介安的宅院,五楹四进,粉墙黛瓦,富丽堂皇。嘉兴县人民政府两度入驻东栅时,石宅为县府机关驻地。大门口招牌一挂,民居呈新貌,干部出入忙。农业合作化、社会主义工商改造……为新中国建设的实践,这里谋划着全县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一切。 一九五六年,县府迁到嘉兴城区后,石宅便成了东栅乡、东栅人民公社的机关所在地。一九五八年,东栅的农民大胆创新,率先实现了农田机电排灌。地处杭嘉湖平原的东栅农田里溅起的水花,惊动了日理万机的周恩来总理,这年十二月,他亲笔签发了国务院奖状,嘉奖东栅农田机电排灌的创举,授予东栅人民公社“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的光荣称号。 周总理没有到过嘉兴,他潇洒的“周恩来”三字墨迹留在了东栅。国务院奖状悬挂在公社机关石宅正厅,老宅生辉,耀眼夺目,让东栅人引以为豪。 二〇〇〇年,东栅大街沿河老宅拆迁时,北街部分拆除。石宅现存正厅,俗称堂楼。如今是东栅针织厂的职工食堂。虽经改饰,其面貌其本依旧,绛色磨石子的门厅地坪、弧面整块条形花岗石的天井、平顶装饰后过道间十一幅壁的厅堂楼阁横档,彰显着老宅旧时的风光。 卢宅:嘉兴县人民法院旧址 卢宅,原“石鸿盛”米行协理卢铁青的宅居。解放初期大量的政治、刑事案件在这里审理。一时间,老宅蒙上了一些神秘色彩。 一九五四年六月六日的东栅乡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上,东栅人大代表许汉水当选为嘉兴县人民法院陪审员。这是新中国的第一期人民陪审员。一纸编号为20的小小陪审证,就像以往的借书卡,与众不同的是鲜红的“嘉兴县人民法院”正方宽框大印,醒目地占了证书正页的三分之二,给人以威严之感。院长刘铭福的蓝色草书签名印鉴洒脱飘逸,与印章工整字体形成强烈反差。这鲜明对比,衬托着它的神圣和责任。 ![]() 卢宅作法院时,东栅人少有出入。上世纪六十年代为东栅税务所用房、东栅宣传队活动场所。今存后埭和西厢房,是一家照明电器厂的工场。透过那里地面上块块布满碎纹的水磨方砖,可以想象人民法院女院长魏恒灿当年审理案件的日日夜夜。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