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早春二月,寒意料峭。镇上的一位三轮车夫薛学根找到我,跟我讲了有关节妇亭的一些事。 对于西塘的节妇亭,我早就略有所闻,后来擅画老虎、人称卓老虎的卓士浩老先生送来了一本《问一楼文稿》,我看到了节妇亭的相关内容,所以薛师傅的话题引起了我的极大兴趣
早春二月,寒意料峭。镇上的一位三轮车夫薛学根找到我,跟我讲了有关“节妇亭”的一些事。 对于西塘的“节妇亭”,我早就略有所闻,后来擅画老虎、人称“卓老虎”的卓士浩老先生送来了一本《问一楼文稿》,我看到了“节妇亭”的相关内容,所以薛师傅的话题引起了我的极大兴趣。没想到文化程度并不高的薛师傅说起“节妇亭”来居然头头是道。在他看来“节妇亭”可是西塘古镇的一宝,追本溯源,说来话长。 据清光绪《嘉善县志》卷二十八“列女”一节及其他史料记载,西塘烧香港三清殿东首原来有一座“节妇亭”,亭后有坟墓,石碑上刻有“孤贞墓”3字。在明代斜塘(西塘古称)有陈氏女嫁给漆工陆时显,新婚不久夫君陆时显就远赴曲周(属河北省,今属邯郸地区)经商谋生,岂知一去而不返,音讯全无,客死他乡。其妻陈氏孤苦一人,守节数十年,靠日夜纺织侍奉婆母,抚育小姑。陈氏80岁无疾而终,本县名士沈枻、魏学濂集资把陈氏安葬,树立石碑,由魏学濂详细记述陈氏的事迹。当时的知县李陈玉亦有文字表扬陈氏。但事隔40年,石碑因受风雨侵袭,碑文漫漶,模糊不清,由沈、魏两家后裔将石碑重新镌刻,直到乾隆戊午年碑石又坏,里人李思泳发起造一亭子,把石碑安置于亭中,这样便于保存,并且在亭子石柱上镌刻对联一副,联句绝妙,曰:“情萦伉俪三千里,义重丝缗十八朝”,亭称“节妇亭”。这个“孤贞墓”与“节妇亭”为一方名胜延续了数百年。 关于“节妇亭”,历代的《斜塘竹枝词》、《平川棹歌》亦多有吟咏: “暮春三月落花时,节妇亭前步更迟。不特孤贞人起敬,右军书法庶常碑。”(柯兰锜著)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