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热门嘉禾街巷文章推荐

广告赞助商

主页 > 嘉禾街巷 > INTRODUCE

寻访节妇亭(2)

2013-01-05 10:14 作者:蒋国强 来源:www.jiaxing.cc 浏览: 我要评论 (条) 字号:

摘要:薛师傅告诉我,1999年采中药时他发现了节妇亭刻有对联的两块石碑,随着西塘古镇旅游的不断开放,很多文物古迹相继被挖掘开发,他很快意识到残留在荒郊田野上的那两块节妇亭石碑的历史文化价值。热心于文物保护的薛


  薛师傅告诉我,1999年采中药时他发现了“节妇亭”刻有对联的两块石碑,随着西塘古镇旅游的不断开放,很多文物古迹相继被挖掘开发,他很快意识到残留在荒郊田野上的那两块“节妇亭”石碑的历史文化价值。热心于文物保护的薛师傅,近来还写信到文化局、博物馆等县有关部门,又多次奔走于镇政府、文化站和旅游公司,反映、呼吁要把两块石碑保护起来。为了不让这两块石碑有闪失,薛师傅甚至三天两头要到石碑的地方转转,按照他的话讲,不把这两块石碑保护好,白天吃饭、晚上睡觉也不踏实。薛师傅的一席话深深地打动了我,我决意随他一起去看看。阴霾的天空,风有些凄厉,薛师傅二话没说,叫我坐上他的三轮车驾起就走。石碑所处的地方离镇区很远,如果不是薛师傅带路,我一时还真的找不到。

  镇东方向,大路的尽头是一条蜿蜒的村道,穿过村道,眼前已经没有了像样的路,只能沿着田埂走。刚刚下过雨的田埂上还很泥泞,一段路走下来,鞋子、裤管上已全部沾满了烂泥,起脚有些沉重。拐过了几畈田,薛师傅朝前一指,远远望去,两块并不很高的石碑在一片荒芜的旷野里突兀着,还是显得有些醒目。渐渐走近,石碑上的字也渐渐清晰起来,“情萦伉俪三千里,义重丝缗十八朝”与记载的完全无误,一侧另镌有“光绪拾年”、“仲冬重建”的字样。说是石碑其实是两根石柱,四四方方,石柱上端还凿了几个缺口,便于穿插亭子横梁的榫头之用,看来这就是“节妇亭”的石柱无疑了。

  薛师傅说,这里并不是“节妇亭”的原址,“文革”中“节妇亭”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这两根石柱原是附近村民沿着河道靠船运送到这里搭凉棚用的,村民们的无意之举却让两根石柱躲过了“破四旧”的非常时期,逃过了一劫。如今,凉棚早已无存,独留着两根石柱,实在是不幸之中的幸运。

  寂静的田垄上悄无声息,历经百年风雨飘摇的石柱亦默默无语,唯有残冬后不知名的小草在石柱周边、在荒野上渐渐萌绿、渐渐铺展开来。

  面对“节妇亭”,我不由得想起了安徽歙县一带的那些贞节牌坊,同为烙印了封建社会广大妇女悲苦命运的物证,西塘的“节妇亭”是非常独特的。古镇保护和旅游开放,缺少的是真正具有历史文化底蕴的文物古迹,仅仅从这一点上来讲,幸存下来的西塘“节妇亭”石碑无疑有着无以估量的民俗文化价值和无以复制的历史文物价值。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特别说明

◎ 广告赞助

◎最新评论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
      表  情:
      评论内容:
      * 请注意用语文明且合法,谢谢合作 审核后才会显示! Ctrl+回车 可以直接发表

      ◎ 阅读说明READ EXPLANATION

      ☉出处:嘉兴故事         网址:http://www.jiaxing.cc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和网址。
      ☉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由各报章媒体精心收集而来,本站不做任何商业用途。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您想转载此处文章请注明原作者和本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