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热门嘉禾街巷文章推荐

广告赞助商

主页 > 嘉禾街巷 > INTRODUCE

记忆中的望仙桥

2013-11-05 08:39 作者:陈永治 来源:www.jiaxing.cc 浏览: 我要评论 (条) 字号:

摘要:一拳头,凿到你大麻高桥头。这是我儿时与小伙伴们玩耍的用语,可见大麻人从小就对这座大桥所怀有的特殊感情。 大麻高桥,又名望仙桥,横跨在流经镇北的京杭大运河上,是家乡的标志性遗存。一九九四年,因运河航道拓宽而被拆除。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也是一种

  “一拳头,凿到你大麻高桥头。”这是我儿时与小伙伴们玩耍的用语,可见大麻人从小就对这座大桥所怀有的特殊感情。

  大麻高桥,又名望仙桥,横跨在流经镇北的京杭大运河上,是家乡的标志性遗存。一九九四年,因运河航道拓宽而被拆除。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也是一种无奈。但就感情而言,这座曾有过“虹卧运河变通途,迎送千帆过麻溪”辉煌的巍巍古桥,却从此湮没,只能让人徒作“欲觅芳踪何处寻”之叹!

  近二十年的沧桑巨变,我忘却了许多旧时的印象,却始终忘不了记忆中的望仙桥。

  望仙桥是一座南北走向的单孔石拱桥。她的桥身长三十二米,宽四米,净跨十二米,拱矢六米。南北各有石阶三十六级,两侧铺砌石栏、顶上望柱雕饰小石狮两对,是极其雄伟的古桥梁建筑。因其高,过往风帆船只一般无需落篷即可通过;因其桥洞北侧敷设石板过道,所以纤夫沿塘路背纤而过便不会受阻。这些镜头都是我以前所常见,一个个叠印在脑海之中,以晚霞为背景的最美,印象也最深,迄今还历历在目。

  当年的傍晚,我常坐在桥顶的石椅上,或扶着望柱上的石狮子西眺,在粼粼的波光中,似乎可见水从杭州拱宸桥流经塘栖广济桥,一路蜿蜒而来,飘然而至。站立在大运河入桐乡境的第一座高桥之巅,我不禁心潮澎湃,为家乡有如此壮丽的古河古桥而感到自豪。回头东向,在渐渐黯淡下来的天色中,居高临下,我似乎又隐约望见东南上那个清池漾中的麻姑墩。方志载:“望仙桥,在大麻村北,因其地有麻姑仙迹,故名。”

  我家距望仙桥仅一二百米,从后门出去抄近路可说是近在咫尺,因此,我与她接触既多感情也就更深。那年,看到从桥上拆下来的石阶,被横七竖八地堆放在岸边,我感到十分心疼。驻足巡视良久,盯着那长长的浅黄色花岗岩条石,我的思绪一下子飞到了清光绪年间。

  大麻古称麻溪,旧属德清县管辖。望仙桥始建年代无考。明成化三年(1467)里人沈本源捐资重修,是能查到的最早纪录,则望仙桥的存在至少有五百多年历史。在这几经改朝换代的漫长岁月里,倾颓坍塌在所难免,故历来曾有过几次修建。最后一次重建,据《德清县志》载:“望仙桥,即大麻高桥,清咸丰十年(1860)毁于兵,光绪元年(1875)里人金枢、张圣祖等募捐重建。因工巨费绌,未能告成。杭州富绅、江西补用道胡光镛(即红顶商人胡雪岩),捐钱一千千文,铺砌桥步旁护石栏,工峻,咸颂胡君之德。”

顶一下
(2)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特别说明

◎ 广告赞助

◎最新评论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
      表  情:
      评论内容:
      * 请注意用语文明且合法,谢谢合作 审核后才会显示! Ctrl+回车 可以直接发表

      ◎ 阅读说明READ EXPLANATION

      ☉出处:嘉兴故事         网址:http://www.jiaxing.cc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和网址。
      ☉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由各报章媒体精心收集而来,本站不做任何商业用途。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您想转载此处文章请注明原作者和本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