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嘉兴北面的杉青闸路与大运河平行,嘉兴据说是南宋笫二个皇帝宋孝宗出生地,杉青闸路上建有落帆亭公园。 岁月流逝,落帆亭公园曾被湮没,只剩下一个假山上的一座亭台,它的一半成了锡剧团驻地和住家,另有几户居民也在此居住,另一半是嘉丝联建房。 为恢复历
嘉兴北面的杉青闸路与大运河平行,嘉兴据说是南宋笫二个皇帝宋孝宗出生地,杉青闸路上建有落帆亭公园。 岁月流逝,落帆亭公园曾被湮没,只剩下一个假山上的一座亭台,它的一半成了锡剧团驻地和住家,另有几户居民也在此居住,另一半是嘉丝联建房。 为恢复历史旧貌,落帆亭公园得到重建,园内亭台楼角、假山叠嶂、小桥流水、曲径通幽,花树、清竹、藤蔓缠绕。登上一个小高坡,石碑上书“羞墓”一座,朱卖臣马前泼水故事广为人知。园内几次书屋展出清雅的画。另有可避风雨供市民活动的空间。 拆迁清退后的杉青闸路现已焕然一新,笔直平坦开阔的路面,临河宋孝宗大型浮碉,几处花坛中景观树,几座宽大亭台可坐着观景休憩。路的另一边现在是绿化带,寻找记忆中的痕迹,这一带曾经是一片底矮平房,其中一处较大的平房,据说解放初期是油脂仓库,后搬到新建北门大洋桥边后,这里只剩下一做麻油的小型设备,空下来的房屋被间隔成宿舍,供几户粮食职工居住。 坐在亭台上眺望: 大运河在冬日的阳光下,清澈的河水缓缓地流淌,二边坚固的堤岸、栏杆是它的卫士。 河对面是光明街,看到文生修道院,具有外国特色的楼房,曾经是解放初期干部修养院,后为航运公司职工宿含,在烟熏火燎岁月中曾被湮没,楼房岌岌可危。宽敞的大院成了垃圾经营户堆放的场地。光明街拆迁清退后,使文生修道院初步恢复面貌。运河文化在这里展出,几处滚动银幕,触摸屏详细介绍大运河。百年以上树龄香椿树排列在院内两边,见证了它的变迁。 杉青闸路北端,以前在同事们口中,是大片的桑园地,还有一座百步桥,并和一些浪漫、悲剧联系在一起。 走过两个月洞门,早先的桑园地现今是几个制衣厂工场和仓库,眼见一排靠运河边的梧桐树,有的同一枝树上,枝杈缠绕互生,应有百年以上树龄,它以前守卫的应是某个古建筑或豪宅。从路边间隔围墙进入,见一座简朴古桥架设在穆河溪和大运河的交汇处,这就是早先名声在外的百步桥。它敦实牢固,从略见狭小的踏步档走上桥面,是两块大石板铺设桥面,从桥面留有缝隙往下望见湍湍流水,这是一座历经风雨、年代沧桑的古桥,应是古桥中的活化石之一。 从百步桥下到一大型绿化园林,园中生长着不同树种,步行小道分别铺设水泥、小碎石,既可平行,也可按摩脚底。一个较大的活动平台,有石桌、石椅,南临河水,北临环城北路的园林,是城市的绿肺。 今日杉青闸路是嘉兴旧城改造一个缩影。走在路上,眼见着历史景观,呼吸着清醒的空气,旁边是宁静流淌的大运河,感觉嘉兴市民的生活环境越来越好。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