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热门嘉禾街巷文章推荐

广告赞助商

主页 > 嘉禾街巷 > INTRODUCE

梅泾草堂今何在

2021-04-19 13:55 作者:俞尚曦 来源:www.jiaxing.cc 浏览: 我要评论 (条) 字号:

摘要:古镇濮院多古桥,其中有多座单孔石拱桥,风姿绰约,遗世独立。但在镇南,却有双贤桥,一座极普通的石平桥,当年名闻遐迩,以后却默默无闻,阅世数百载。 双贤桥的双贤,坊间多传为刘伯温与宋景濂。民国《濮院志》卷十就这样记载:双贤桥,在镇南,以刘基、宋

  古镇濮院多古桥,其中有多座单孔石拱桥,风姿绰约,遗世独立。但在镇南,却有双贤桥,一座极普通的石平桥,当年名闻遐迩,以后却默默无闻,阅世数百载。

  双贤桥的“双贤”,坊间多传为刘伯温与宋景濂。民国《濮院志》卷十就这样记载:“双贤桥,在镇南,以刘基、宋濂同游于此,故名。”今人王立、陈滢伉俪合著的《人文濮院》也采用此说:“在宋濂寓居濮川读书台期间,青田刘基前来与宋濂会合……评议时事,指点江山。”

  桥名的出处,又有另外一种说辞。说是在元末,濮镇士绅濮乐闲和他的儿子濮仲温在双贤桥左侧修筑了桐香室,延请杨铁崖、宋景濂两位世所闻名的大儒教授子弟,铁崖特撰《桐香室记》,传诵千古,石桥也因此得名“双贤桥”。后来又讹作桑园桥。清中叶,《濮川诗钞》的纂辑者沈尧咨《过梅泾旧庐》诗中也有“宋杨遗迹在,怀古一长嗟”句,佐证“双贤”乃是指杨铁崖、宋景濂。清末,镇人沈涛《幽湖百咏》有诗云:“双贤桥下水潆洄,镜面芙蓉镜里开。自古英雄起渔钓,教郎还上读书台。”诗下的自注,则将上面两种说法罗列一起:读书台,在梅泾桥西,双贤桥南,元濮乐闲建。子仲温好学,延杨铁崖于桐香室而师事之,并招致名下士。时宋景濂来游读书台上。后景濂遭际明时,负海内文学重名,因此名台。镇人以杨、宋同游于此,故以名桥。一说刘基、宋濂同读书台上,故名。

  其实,不管哪种说法,俱是历史传闻。虽然后人咏之以诗,或者撰之以文,但时过境迁,这些历史传闻毕竟是难以考证定论的。硬要将历史传闻落实到某处,往往会闹笑话。

  到了明末清初,历史的烟云又一次凝聚在这双贤桥畔。这时,登上舞台中央的主角是镇人沈机。

  沈机,字尔任,号海鸥,居住梅花泾上,自号梅花逋客。他是个文武双全的人物,既擅文字,亦善击剑。崇祯自缢煤山、大明江山行将覆灭之际,沈机风雪渡江,追随唐王朱聿键,投身于反清大业。第二年唐王在福建汀州被俘殒命,抗清事败,又潜回老家。昔日的宋景濂读书台,三百年之后则成了梅泾草堂——沈海鸥从福建潜回,就栖居于此,“问讯烟霞,相知风月,飘然作避俗翁。”

  隐居故里之后,沈机终日借酒浇愁。友人招饮,即使风雨交加,亦必前往。然而块垒犹在,梗塞于胸,始终难于消除,便常常将它诉之诗中。“寂寞江南一草庐,春深苔厚不通车。奇愁未破姑存剑,壮志难平欲献书。”这便是当时沈机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有《鴳笑轩诗》四卷、《梅泾草堂集》二卷存世,并辑入《濮川诗钞》。陈俯恭为撰《海鸥诗序》,竭力称颂海鸥诗作的气魄和风骨。“试问从贼诸公,诗岂无十倍海鸥者?为海鸥捧砚卸靴,海鸥不屑也。”《濮川诗钞》纂辑者陈谨堂亦称其诗“硬语盘空,独往独来,不肯傍人门户,真能自辟风气”。

  沈机去世以后,他的墓,就在梅泾草堂旁边。斯人虽逝,后人到此凭吊访古、赋诗歌咏者络绎不绝。释伭惺《答沈海鸥见赠》、陈曾祉《题沈丈海鸥梅泾草堂》《读沈丈海鸥诗稿》、沈尧咨《重葺梅泾旧草堂》诸作,俱传诵一时。

  岁月流逝,世事沧桑。梅泾草堂今何在?现在走至双贤桥畔,已改天换地,往日景象,已了无遗迹可觅。作为一种物质形态,它早已湮没无闻,但在地方文化的殿堂里,梅泾草堂依然以其丰富的内涵、深厚的人文积淀而熠熠发光,令人神往。


顶一下
(4)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特别说明

◎ 广告赞助

◎最新评论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
      表  情:
      评论内容:
      * 请注意用语文明且合法,谢谢合作 审核后才会显示! Ctrl+回车 可以直接发表

      ◎ 阅读说明READ EXPLANATION

      ☉出处:嘉兴故事         网址:http://www.jiaxing.cc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和网址。
      ☉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由各报章媒体精心收集而来,本站不做任何商业用途。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您想转载此处文章请注明原作者和本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