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老油乃人们对老油车港集镇的简称。称其老油是为了与现位于马厍的油车港新镇相区别。 1959年,我到油车港当了一名教师,足足在那里工作、生活了44年,故对其熟悉程度并不亚于土生土长的老油人,自然对她的感情也非同一般。 老油车港集镇位于嘉兴北部之沉石荡
“老油”乃人们对老油车港集镇的简称。称其“老油”是为了与现位于马厍的油车港新镇相区别。 1959年,我到油车港当了一名教师,足足在那里工作、生活了44年,故对其熟悉程度并不亚于土生土长的老油人,自然对她的感情也非同一般。 老油车港集镇位于嘉兴北部之沉石荡畔,东与嘉善县天凝镇仅一河之隔。著名的红旗塘即起始于镇西。据《闻川志稿》载,沉石荡原名陈盛荡,后来因当地方言之故被叫成了沉石荡。而“沉”又与“澄”谐音,因此又把从沉石荡流入集镇的河流称作“澄溪”。于是“澄溪”便成了油车港的别称。 油车港之名得于清中期,那时澄溪两岸开设了不少油坊,一时居民四附、商贾云集,终成集镇,遂称之为“油车港”。人们常调笑此名为:鸭勿上棚——游错港。 据《嘉兴新志》载:1928年时油车港即已云集了义和、新和、豫昌、豫丰四大米行和鼎盛、四达两大米厂及数十家商铺。抗战初期,镇上拥有了30余家作坊和50余家商铺,成为嘉北的商业、窑业和米业中心。新中国成立后商业逐渐为代销社和合作商店所经营,但仍“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油车港的工业原只是些手工作坊,改革开放后,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二轻工业也长足发展。当时镇上最大的乡镇企业为澄溪丝厂,极盛时有职工620人,年产白厂丝140吨。二轻工业的佼佼者当属嘉兴电器开关厂,它所生产的“棱牌”琴键开关远销全国各地,并荣获了省优质产品称号。当时镇上的居民进了开关厂工作,那是一件骄傲的事。 老油车港曾遐迩闻名的是静电植绒业。以嘉丽植绒有限公司为龙头的十多家设在新镇区的植绒厂不断开发的各色产品被广泛用于服饰、箱包、鞋帽、家具、装饰等行业,产品远销国内外,一时声名鹊起。 油车港人民素来重视教育。早在1902年,乡贤陈警先就创办了“澄溪小学堂”,此后“育人”之风日盛,因此名人辈出。出生于斗风浜的倪禹功先生系著名书画家、收藏家,著有《嘉秀近代画人搜铨》《嘉秀藏家集录》《盐邑虫鱼录》等著作。现月河景区仍留有“倪禹功故居”。 倪禹功之长子倪嘉缵更是老油人的骄傲。1980年他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2018年,已86岁高龄的倪院士回老油省亲,足见其浓浓的桑梓之情。 老油最老的古迹非“长生桥”莫属。此桥位于港北街中段,南北走向。据桥额小字可知,此桥重建于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系三孔墩式石板桥。桥面两侧设有石栏板,桥身局部刻有云雷、卷莲等纹饰,其用墩架设石板桥的工艺在嘉兴较为少见,具有较高的科学、艺术和历史价值。每当夏夜,桥栏上总是坐满了乘凉的人,大家聚在这里海阔天空地谈着山海经。2009年此桥被认定为嘉兴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它见证了老油的历史沧桑。 自镇行政中心南迁马厍后,虽然老油已像一位高龄老人,但她似古玉般的悠远历史、朴素而恬静的风光将永远留存于我的记忆深处。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