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热门嘉禾街巷文章推荐

广告赞助商

主页 > 嘉禾街巷 > INTRODUCE

新塍塘畔九里汇

2024-12-06 08:41 作者:孙志强 来源:www.jiaxing.cc 浏览: 我要评论 (条) 字号:

摘要:沿着洪高路与新塍塘之间的绿道西向而行,到了秀湖公园的南入口,一件上书九里汇的标志性景观小品便映入眼帘。 九里汇原是一个热闹的乡间小镇,新塍塘(嘉兴至新塍)的中点,故有南十三里、北十四里之说,指的是老底子跑水路到嘉兴十三里、到新塍十四里。 据

  沿着洪高路与新塍塘之间的绿道西向而行,到了秀湖公园的南入口,一件上书“九里汇”的标志性景观小品便映入眼帘。

  “九里汇”原是一个热闹的乡间小镇,新塍塘(嘉兴至新塍)的中点,故有“南十三里、北十四里”之说,指的是老底子跑水路到嘉兴十三里、到新塍十四里。

  据《嘉兴市志》载:“九里汇,在新农乡东南,新塍塘北岸,距市城九华里。两河交汇,三面环水,故名九里汇。清代已成为农村集镇,有驻兵屯防。”那时集镇上赶早市的农民络绎不绝,河埠头停满了船只。

  正如一代文宗朱彝尊在《鸳鸯湖棹歌》第六十首中所云:“九里桥西落照衔,樱桃初熟鸟争鹐。须知美酒乌程到,遥见新塍一片帆。”民国初期集镇扩大,商店增多,市场更为繁荣,镇上还开有永昌茧厂和共和茧厂。抗战期间,集镇大半被毁,仅剩草棚数间。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才得以恢复发展,百货、茶馆、饮食等商店和信用社一应俱全,每天有六班轮船在此停靠,繁华程度一时无两。

  几十年前,坐轮船从新塍至嘉兴,“九里汇”曾是停靠的必经一站。乘客只要一听到“九里汇”这个站名,就知离嘉兴不远了。如果是自己摇船,到“九里汇”时,也都要靠边停停,上岸歇歇,喝壶茶、吃点点心再走,有时还要登上小镇的标志性建筑——里仁桥极目东望,想象着嘉兴这座县城的热闹和新奇,心里充满了期待与向往。

  这座南北向横跨新塍塘的里仁桥,桥名出自《论语·里仁》所云:“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意思是与有仁德之人相处则能养成仁的情操。

  里仁桥为单孔有栏石拱桥,始建年代不详,据清光绪《嘉兴府志·卷五·桥梁》载:“里仁桥,在县北九里。道光八年(1828),里人钱茂华、仲井田募资重建。”桥身用长条石砌筑而成,拱圈上的条石纵联并列,桥栏上的方形柱间隔而立。桥额刻着楷书“里仁桥”三字,东西两侧各有阳刻楹联。东侧桥联为:“当年肇锡嘉名,里仁为美;此日杠梁重建,率由旧章。”西侧桥联因风化严重,已漫漶不清。因此桥造型美观,做工考究,具有不凡的历史和艺术价值,因此在2009年被列为嘉兴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如今,里仁桥仍屹立在秀湖公园内,成为公园一景。游人从古老的里仁桥桥堍拾级而上,站在桥顶眺望秀湖,一潭绿莹莹的湖水,盛满了江南的深情。碧水蓝天下,天鹅在水面游凫,飞累了的白鹭在水桩上驻足停留,呈现了一派“水清岸绿映晴空,日落霞飞画卷中”的诗情画意。

  星辰交替,时代变迁,九里汇已在历史的时光中蝶化为秀湖公园的西南一隅,成为城西市民休闲的首选之地。

  为了重现当年九里汇的情景,建设者特地在园内“皇坟山遗址”的小土坡上立了一堵景墙,其上有一幅著名画家何云泉先生刻的石雕画。画中以朱彝尊的棹歌为主题,既有密集的住房、大片的农田、不息的人流、往来的农船,又有文字简要介绍了九里汇的过往。透过石雕画,游人仿佛又看到了从前九里汇的风光。

  告别了“过去式”的乡间小镇,现在的九里汇是新塍塘绿道连接秀湖的重要节点,串起了碧水、绿景、人文,组成了风光旖旎的岸线景观,承载了嘉兴人对绿色的期待与对生活的热爱,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画卷在此铺展开来。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特别说明

◎ 广告赞助

◎最新评论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
      表  情:
      评论内容:
      * 请注意用语文明且合法,谢谢合作 审核后才会显示! Ctrl+回车 可以直接发表

      ◎ 阅读说明READ EXPLANATION

      ☉出处:嘉兴故事         网址:http://www.jiaxing.cc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和网址。
      ☉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由各报章媒体精心收集而来,本站不做任何商业用途。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您想转载此处文章请注明原作者和本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