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篁,一个充满历史韵味的古镇,它的脉络里流淌着岁月的静谧与恬淡。在古镇的心脏里,一条条蜿蜒曲折的弄堂,便如心脏里的血管一样,支撑着这个古镇。它们像是一页页泛黄的日记,记录着新篁的过往与变迁。 新篁桥多,弄堂也多。行走在新篁古镇,除了走走保存
新篁,一个充满历史韵味的古镇,它的脉络里流淌着岁月的静谧与恬淡。在古镇的心脏里,一条条蜿蜒曲折的弄堂,便如心脏里的血管一样,支撑着这个古镇。它们像是一页页泛黄的日记,记录着新篁的过往与变迁。 新篁桥多,弄堂也多。行走在新篁古镇,除了走走保存完好的众多古桥外,最好的方式就是去穿行那大大小小、长长短短的弄堂,在那里,你可以体会到小镇最最原味的生活。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透过狭窄的弄堂缝隙,洒在那斑驳的石板路上,新篁的弄堂便开始了它新的一天。老人们穿着布鞋,拎着竹篮,轻轻地在弄堂里穿梭,彼此间打着招呼,脸上洋溢着和煦的笑容。他们的脚步声、交谈声,与远处传来的鸟鸣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曲淡淡的晨曲。 午后的弄堂,则是一派幽静的景象。阳光斜斜地照进弄堂,将那些古老的木门、青石板路、脱落的砖雕都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老人们坐在门口,喝着茶,聊着天,打发着寂静的悠闲时光。如今的弄堂少了一些生机,仿佛跟古镇一样在快速地老去。突然间想起,如果此时有三五个孩童在弄堂里嬉戏打闹,他们的欢笑声回荡在狭窄的空间里,弄堂顿时便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傍晚时分,当夕阳的余晖洒满大地,新篁的弄堂又呈现出浓浓烟火气,家家户户的厨房里弥漫着饭菜的香味。老人们聚在弄堂里,一边品尝着美味的晚餐,一边聊着家常。这时,弄堂里的灯光也渐渐亮起,那些陈旧的路灯散发出昏暗的灯光,虽将弄堂装点出一点温馨,但使小镇更显沧桑与衰老。 夜晚的新篁弄堂,则是另一番景象。月光如水,洒在狭窄的弄堂里,将那些古老的建筑、青石板路都染上了一层银白。此时,弄堂里更加的寂静,只有偶尔传来的虫鸣声和远处的狗吠声。人们都已经回到家中,准备进入甜美的梦乡。而弄堂里的那些古老的建筑、青石板路也在这宁静的夜晚中静静地等待着黎明的到来。 新篁的弄堂,不仅是一条条狭窄的通道,更是一段段历史的见证者。在众多的弄堂里,有三条弄堂,令我记忆犹新。 第一条当是竹行弄,我在那里度过了三年美好的幼儿生活。竹行弄左边是我的外婆家,右边就是我五十年前上过三年学的幼儿园,这里的每一块石板我都无数次的踩踏过。 第二条便是位于老政府北侧的府北弄,这是一条狭小阴暗的弄堂,小时候我都没敢往这条弄堂里走。弄堂里面却住着一位无私奉献的老师,那就是我的小学数学老师吴国华。直到吴老师邀我到她家去补习数学竞赛题时,我才知道这条弄堂是多么的可爱。在那个纯真的年代,吴老师虽然只是一个代课老师,她分文不取的课外辅导,让我这个贫穷的农家孩子终生铭记,永远感恩。 酱园弄算是第三条弄堂,这是古镇最宽的一条弄堂,也是我儿时“出街廊”和后来上下班的必经之路。儿时,这是一条石板路,我最喜欢下雨天撑着雨伞,听二楼屋檐上雨水落在伞面上的声音。我工作时,弄堂改成了一条宽阔的马路,车水马龙,行人如流,店铺林立,叫卖声迭起。弄堂里还有一家理发店,店堂的大玻璃上斜着写着店名“我的发屋”,别致的店名引起了我的注意,我也渐渐地成为这里的常客。理发师是一个圆脸大眼睛的姑娘,她就是我经常在这条弄堂里进出的最大收获,后来成为我的爱人。 弄堂,见证了新篁的兴衰与变迁,也见证了人们的喜怒哀乐。这里的每一块青石板、每一扇木门,都承载着深厚的历史与文化底蕴。它们静静地诉说着过去的故事,也期待着未来的到来。 走进新篁的弄堂,仿佛就走进了一个充满故事的世界。在这里,我们可以感受到岁月的沉淀与历史的厚重,也可以品味到生活的恬淡与宁静。 新篁的弄堂,就像是一首优美的诗篇,让人流连忘返。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