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热门嘉禾街巷文章推荐

广告赞助商

主页 > 嘉禾街巷 > INTRODUCE

状元及第坊

2025-02-13 17:23 作者:朱炳荣 来源:www.jiaxing.cc 浏览: 我要评论 (条) 字号:

摘要:状元及第坊位于三塔塘东端,与城南公园通越阁隔河相望。背坊镌刻天卿大夫四字,系当地士绅表彰朱国祚高中明万历癸未科状元而建立。 朱国祚(19591624),字兆隆,秀水(今嘉兴)人。明万历十一年(1583),24岁的朱国祚高中状元,授修撰,进洗马,为皇长子侍

  状元及第坊位于三塔塘东端,与城南公园通越阁隔河相望。背坊镌刻“天卿大夫”四字,系当地士绅表彰朱国祚高中明万历癸未科状元而建立。

  朱国祚(1959—1624),字兆隆,秀水(今嘉兴)人。明万历十一年(1583),24岁的朱国祚高中状元,授修撰,进洗马,为皇长子侍班官,又进谕德。朱国祚擅书法,笔力遒劲;文章醇雅宏畅,著作有《介石斋集》。

  自宋到清,嘉兴出过多名状元在三塔路附近居住、就读过。

  不远处的范蠡湖公园西施梳妆台侧,有过一座汪氏家族的旧宅,称“铁舟园”,汪家的女婿金德瑛(1701—1762,杭州人)曾在园里苦读多年,乾隆元年(1736),中了状元。后授翰林院修撰,官至礼部侍郎、左都御史。曾先后出任福建、江西、江南的乡试主考官,在选拔、培养人才上有一定的贡献。

  乾隆四十五年(1780),“铁舟园”里又出过一个状元,叫汪如洋(1755—1794),字润民,号云壑,祖籍安徽休宁县西门,祖上于明末清初迁居嘉兴桐乡,后又寓居秀水。乾隆四十五年会试,乾隆皇帝亲自临轩策士,二十五岁的汪如洋在会试和殿试中连连夺冠,获得“二元”,即“会元”和“状元”。

  秀水汪氏乃书香门第,家学深厚,累世官宦。汪如洋的祖父汪上堉官至云南大理府知府,是《再生缘》女作家陈端生的外祖父;其父汪孟鋗,乾隆三十一年进士,工诗,秀水派重要诗人;其兄汪如藻,乾隆四十年进士,官山东粮道、四库馆总目协勘官、翰林院编修等,家富藏书;其弟汪如渊,嘉庆四年进士,累迁顺天府尹、广东布政使。

  汪如洋母亲一脉也是名门望族。其外祖父金甡,浙江钱塘人,乾隆七年连获“二元”,会试第一,殿试也是第一,官至礼部侍郎。一朝天子,时隔三十八年,祖孙两人同中“二元”,既体现了家族的文采风流,更是科举史上的佳话。

  汪如洋性格恬淡沉厚,不汲汲于名利。他曾作《自警》诗八首以自勉,其二曰:“仆夫御车行,振策期无前。前车步蠢蠢,驴瘦不可鞭。后车捷足驶,突过风雷颠。当其向空澜,众骞排联翩……”他在诗中描写了盲目疾驰的快车,和从容徐行的慢车,快车最后跌落深谷,慢车则到达目的地,藉此告诫自己欲速则不达,从容自适,瞬息可达青云边。

  状元及第坊是特色景点,也是居民休闲的好去处。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特别说明

◎ 广告赞助

◎最新评论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
      表  情:
      评论内容:
      * 请注意用语文明且合法,谢谢合作 审核后才会显示! Ctrl+回车 可以直接发表

      ◎ 阅读说明READ EXPLANATION

      ☉出处:嘉兴故事         网址:http://www.jiaxing.cc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和网址。
      ☉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由各报章媒体精心收集而来,本站不做任何商业用途。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您想转载此处文章请注明原作者和本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