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艺术收藏增学识 年轻时的江蔚云先生十分喜好金石书画的收藏。1934年,江蔚云先生在上海求学期间,常利用空隙时间,光顾书画艺术店铺,如荣宝斋、九华堂、朵云轩等各大文物场所。在那里,琳琅满目的历代名人字画等艺
艺术收藏增学识 年轻时的江蔚云先生十分喜好金石书画的收藏。1934年,江蔚云先生在上海求学期间,常利用空隙时间,光顾书画艺术店铺,如荣宝斋、九华堂、朵云轩等各大文物场所。在那里,琳琅满目的历代名人字画等艺术品,使他流连忘返,不仅增长了见识,也使他萌生了收藏的兴趣。他结识了不少当时在上海有名的文人学士,金石书画家和收藏家。如北京的文物收藏鉴赏家张伯驹、上海国画家胡真、书法家单晓天及浙江大学教授胡士莹、刘操南等,都与他有着友好交往。 也许是金石与书法紧密相连的缘故,江先生对金石情有独钟。上世纪30年代初到60年代初,所藏印章不知其数。造型各一、琳琅满目的印石中,不乏齐白石、韩登安、丰子恺、黄宾虹、邓散木等印坛名家为他刻制的印章。对这些印章,他爱不释手,乐在其中,并为自己取字“印舸”,来形容自己收藏的印章之多,可用船载。这么多的名人印章,如果用现在的艺术价值来衡量,其分量是可想而知的。可惜的是,这许许多多出自名家之手的篆刻,在“文革”中被毁了,如今所剩无几。 ![]()
印舸诗书(篆刻)
江蔚云除了收藏印章外,还喜欢收藏字画,在上海求学期间,每当他看到有自己喜欢的书画作品,总要想尽办法将其变为自己的藏品。有一次,在朵云轩,他发现一件古人字画的扇面,十分珍贵,盘桓再三,最后,他倾其所有,将扇面买了下来。记得有一次,我去拜访江老,他拿出几件扇面给我看,令我至今记忆犹新的是其中有一把齐白石先生画的寿桃扇面,只见两只鲜红的寿桃在绿叶的映衬下,显得十分可爱。他对我说:“扇面收藏比其他宣纸字画方便,体积小,不占地方,看藏两便,既省时又省力。”临行时,江老还亲手赠我一块他收藏已久的胡开文老墨。他收藏的有:王蕴章、童心如、黄葆铖、齐白石、方介堪、黄宾虹、沈尹默、溥心畲、白焦、王福庵、马公遇等许多书画老前辈的作品,这些字画以及大量碑帖书籍大都在“文革”中被抄没,虽然后来归还了一些,但大部分则下落不明,成了永远的遗憾。几十年中,江先生收藏的金石字画不胜枚举。在一次闲聊中,笔者曾问及他几十年收藏的体会时,江老深情地说:“金石书画是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艺术,收藏不仅是一种财富的积累,也是一种文化的积累,我要把我的这些收藏传给后辈,同时,也让更多的人懂得,作为炎黄子孙,应该爱自己的国家,爱自己民族的文化。”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