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56年,徐志摩四嫡孙与祖母张幼仪合影。 他和奶奶是一个银币的两面 徐积锴1941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土木工程系。母亲安排他像当年他的父亲徐志摩一样到美国留学。 1947年12月,29岁的徐积锴和张粹文将当时分别只有
![]() 1956年,徐志摩四嫡孙与祖母张幼仪合影。 徐积锴1941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土木工程系。母亲安排他像当年他的父亲徐志摩一样到美国留学。 1947年12月,29岁的徐积锴和张粹文将当时分别只有7岁、3岁、2岁和1岁大的四个孩子托付给在上海的母亲张幼仪,来到美国。他们计划完成学业后回到海宁管理家族企业。 在纽约,徐积锴白天供职于一家名为宇宙贸易的进出口公司,晚上刻苦攻读商科。一开始他入读的正是父亲徐志摩当年就读的那所著名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而张粹文在特拉法根设计学院学习时装设计。她的作品曾在纽约第五大道的萨克斯精品百货公司的橱窗里展出过。 上世纪40年代末期的中国动荡不安。1949年幼仪将四个孩子带到了香港,以期让他们早日与父母团聚。1952年,美国移民局终于批准了四个孩子的移民签证,但幼仪却被拒签,不得不滞留在香港。对这位富有远见和牺牲精神的祖母,四个孩子都怀着深深的敬爱。 幼时的善曾由张幼仪一手照顾。善曾一直记得祖母对他和姐姐的关爱和教诲。“她富有同情心,但对我们提出较高的标准,她还是一个聆听者,并善于分享她的看法。”善曾说,“祖母对家庭和朋友有一种特殊的情感。” 少年善曾和姐姐移居美国后,张幼仪在香港通过书信与他们保持联系,每一封信里都带着她对孙辈的无限慈爱。“我们之间的纽带十分牢固。”善曾说,“我与她仅仅一起生活了我人生开头的六年,但她对我们所有人都产生了毕生的影响。” 成年后的善曾更多地了解到了张幼仪的早年生活。在欧洲,面对徐志摩提出离婚和远离家庭的巨大压力,她历经艰辛,但都坚持了下来。她一个人抚养次子彼得,学了一口流利的德语,并进修成为了一名教师。“她克服了她人生不同阶段的各种巨大困难,并表现出极大的韧性及勇气。”他说,“她不但个性坚强,也有远见卓识,这些都是她在事业和生活中取得成功的原因。” 徐善曾正是通过张幼仪了解到了祖父徐志摩。“每当祖母提到祖父时,她总是尽可能地回忆。她经历了这么多苦难,但是到最后,他们还是作为朋友相互尊重和钦佩。她对他们之间发生的事情是冷静的。” 在长孙女徐稘眼里,奶奶张幼仪是一个非常务实的人,爷爷徐志摩则是一个御风而行的天才,不食人间烟火的赤子。“他和奶奶是一个银币的两面。一个是诗性,一个是实践性。他们共同的地方是永不放弃。”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