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印象】 轻名利,重国家和民族荣誉 父亲大半辈子是无党派的。最早高啸桐要他加入保皇党,他就以君子群而不党婉拒,后来沈钧儒邀请他加入同盟会,父亲回答:予意,惟正义是从,不愿身有党籍也。一直到上世纪60年代
【印象】 轻名利,重国家和民族荣誉 父亲大半辈子是无党派的。最早高啸桐要他加入保皇党,他就以“君子群而不党”婉拒,后来沈钧儒邀请他加入同盟会,父亲回答:“予意,惟正义是从,不愿身有党籍也。”一直到上世纪60年代,要去北京参加全国政协会议,才加入了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父亲为人低调,对朋友热情,对待名利,就像他的号“冷僧”一样,也是很冷的。—— 张玖 1949年底,21岁的张玖跟随父母来到了杭州,一住就是60余年。 刚到杭州的张宗祥还没有工作,住在龙兴路6号。四女儿张璇的公公是有名的丝绸商人,在杭州有不少产业,张宗祥一家就选了这处别业住了下来。 这是他一生中难得的休闲时光。除了每天早晨起来雷打不动地练字,他有了更多的时间来莳花弄草,听戏拍曲。周末的早上,周传瑛、张传芳等杭州昆曲的传字辈们会早早地来敲门:“先生先生,侬看今朝唱《桃花扇》好口伐?” 张宗祥惬意地靠在椅背上,笑着点头:“好咯好咯。” 于是张玖就看到他们撩起长衫,从腰间拿出笛子、埙,咿咿呀呀的昆曲声就流淌开来。院子里兰花正艳,此时父亲半眯着眼睛,右手手指在扶手上轻轻打着拍子。 “当时的昆曲社很苦,没有经济来源。父亲星期天上午都会去看望他们,买些水果带去。后来为了帮他们走出经营困境,改编了《十五贯》,一炮而红。”在张玖的印象中,类似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 ![]() |
- 上一篇:嘉善历代名人--盛懋
- 下一篇:嘉善历代名人--盛著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