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热门嘉禾名士文章推荐

广告赞助商

主页 > 嘉禾名士 > INTRODUCE

王善珏:一位时装设计师的“国画梦”(2)

2014-01-15 09:58 作者:朱梁峰 袁培德 来源:www.jiaxing.cc 浏览: 我要评论 (条) 字号:

摘要:中西融合, 设计潮流 大多数人认识王善珏,缘于她中国著名时装设计师的头衔。 1985年,42岁的王善珏应皮尔卡丹公司的邀请赴巴黎访问。当时的中国,改革开放不久,国内的着装依然是灰色、土黄和军绿占据主流,西方的


  中西融合, 设计潮流

  大多数人认识王善珏,缘于她“中国著名时装设计师”的头衔。

  1985年,42岁的王善珏应皮尔·卡丹公司的邀请赴巴黎访问。当时的中国,改革开放不久,国内的着装依然是灰色、土黄和军绿占据主流,西方的一些画报和时尚杂志开始进入大陆,年轻一代对时尚的追求和对色彩的渴望开始觉醒。

  时尚之都巴黎的走秀一向是国际时尚的风向标之一。王善珏来到巴黎之时,正好有两场重要的走秀,皮尔·卡丹新品发布和伊夫·圣罗兰专场,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学习机会,但是入场券极为有限。“每次走秀,只有新华社驻巴黎的记者有一张入场券。我丈夫正好与他认识,才让我生平第一次接触了西方的时尚前沿。”

  虽然王善珏在浙江美院染织服装系任教,可当她看到T台上那些模特身着顶级时装姗姗而来的时候,还是感受到了极大的震撼:“那一季的时装主题运用了中国元素,比如肩角上翘,像中国的屋檐一样。可整体来看又很国际化,从剪裁到搭配,与我们固有思维中的‘服装’差距太大了。”

  四个月的欧洲之行,让王善珏认识到了国内时装界与国际时装界的脱节。如何改变国内时装的现状?这个巨大的命题一直压在她的心头,像一块石头,越来越沉。回国后,她第一件事情就是与浙江丝绸进出口公司联系,希望能在教学之余,担任出口服装的设计和监制工作。而丝绸进出口公司也迫切需要一位能跟上国际潮流的时装设计师,来创作外国人喜爱的服装。双方一拍即合。

  1986年,由王善珏主导设计的高级时装在杭州正式发布,前来拍摄的香港记者惊呼:“这样的衣服不可能出现在这里!”丝绸服装不再是简单的旗袍,而是变成了各式礼服,镶嵌彩陶纹样的珠片,让这些礼服看起来更加华贵、庄重,加上灵感来源于敦煌水月观音的袍带设计,使礼服既中国风十足,又符合西方人的审美。

  1988年,王善珏又根据在法国的所见所闻,加上自己的思考,出版了国内第一本时装专著《时装设计》。为此,当年的中央电视台还特地来到杭州,录制了两小时的纪录片,在黄金时段播放。同一年,王善珏作为全国十大著名时装设计师之一,在杭州黄龙饭店举行流行趋势发布会。由她设计的时装,也多次在纽约、巴黎、伦敦等国际大都市展出。有一次,一位国外的女主持人看中了一件礼服,想要求购,委托主办方来询问:“几千够不够?”王善珏说:“几千哪里够,起码一万。”结果对方毫不犹豫地出价一万美元收藏。

  只是绝大多数人并不知道,这位主导着当时国内时装潮流的设计师,其童年时代,是在平湖乡下度过的。她和村里的小伙伴们一起,赤着脚下河摸泥鳅,摘下荷叶顶在头上当帽子,坐在河边看成群的蝌蚪来来去去。

  “在我一岁时,父母参加了新四军,就把我放到了平湖外婆家。解放后,父亲担任了解放军第111医院也就是现在浙江省武警总队医院院长,我也来到了南湖畔,一直生活到高中毕业。”王善珏说,童年的生活经历,是她所有艺术创作的源头。江南水乡的农村,并不是愚昧落后,而是宁静清新;烟雨朦胧的南湖,好似含羞少女披着轻纱;春日迟迟,踏青时柳絮纷纷,就像裙摆上的白色小花。这些美的感受,深刻在她的脑海中,通过双手表现出来,比如设计出来的时装上,比如绘出来的宣纸上。

年轻时的王善珏

顶一下
(3)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特别说明

◎ 广告赞助

◎最新评论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
      表  情:
      评论内容:
      * 请注意用语文明且合法,谢谢合作 审核后才会显示! Ctrl+回车 可以直接发表

      ◎ 阅读说明READ EXPLANATION

      ☉出处:嘉兴故事         网址:http://www.jiaxing.cc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和网址。
      ☉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由各报章媒体精心收集而来,本站不做任何商业用途。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您想转载此处文章请注明原作者和本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