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热门嘉禾名士文章推荐

广告赞助商

主页 > 嘉禾名士 > INTRODUCE

无声不见飞 留待雪霜摧--记我国知名医学昆虫学专家张本华(2)

2014-04-02 09:09 作者:叶加 来源:www.jiaxing.cc 浏览: 我要评论 (条) 字号:

摘要:1945年8月,抗战结束。张本华随中央卫生实验院迁回南京国民政府卫生署黄浦路1号原址。1949年初,张本华未随国民政府迁台,坚决留在大陆迎接解放。1950年春,中央卫生实验院迁址北京,更名为中央卫生研究所。因寄生


  1945年8月,抗战结束。张本华随中央卫生实验院迁回南京国民政府卫生署黄浦路1号原址。1949年初,张本华未随国民政府迁台,坚决留在大陆迎接解放。1950年春,中央卫生实验院迁址北京,更名为中央卫生研究所。因寄生虫特殊的地域性,寄生虫研究部门没有北迁。所以,张本华和寄生虫研究部门一起迁到原上海雷斯德医学研究所旧址,定名为中央卫生研究所华东分院,1956年更名为中国医学科学院寄生虫病研究所。

  张本华在蚊虫分类方面有较高的造诣,对于疟疾、丝虫病和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主要传播媒介,包括按蚊、库蚊、伊蚊等的形态分类、地理分布、生态习性、传病关系和预防控制方法都做了不少工作,特别是对江苏、江西等省部分地区中华按蚊的种型分化问题和不同种型中华按蚊传播马来丝虫病的作用,作了深入细致的研究。为了摸清海南岛疟疾严重流行情况,1953年他参加了疟疾研究室主任何琦教授组织领导的工作队,深入海南岛和雷州半岛疫区进行蚊虫调查,为海南岛抗疟规划的制定,提供了理论依据。1955年,他和夫人陆秀琴教授合编的《中国的蚊类》一书出版,对我国蚊虫调查研究工作的开展,起了促进作用。他还花了不少精力,编写《中国按蚊志》。

  张本华不仅为我国医学昆虫学事业的发展作了许多工作,而且还积极从事教学工作,培养人才。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期,寄生虫病研究所连续举办了两届寄生虫学高级师资训练班,张本华为学员讲授“医学昆虫学”。以后又多次到各地讲学,作学术报告。他讲课声音洪亮,生动形象,教学效果好,深受学员欢迎。对于研究室内中、青年科技人员的培养,他也经常关心,甚至在重病期间,还经常在家里接待青年学者,热心地为他们修改稿件和讲解,为培养科研事业的后继人才花费了不少心血。

  张本华不仅是热爱科研工作的专家,而且还是一个积极的科学普及工作者。在抗美援朝反对细菌战的斗争中,他一方面积极地为全国许多地区鉴定昆虫标本,另一方面还编写了有关反细菌战中预防控制毒虫同题的材料。在全国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中,他编写了不少教学、宣传材料。在他身患重病期间, 还应邀到上海电视台为广大观众讲解有关除四害和预防控制蚊媒传染病的知识。他的讲解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把科研的成果交给广大群众。他重视图谱和照片的形象教学的作用,1958年出版的,由他和甘运兴合编的《常见医学昆虫图谱》,是有关工作人员常用的参考书。他不辞辛苦,经常深入疫区,足迹遍及全国各地,不少岁月是在偏僻的农村度过的。

顶一下
(3)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特别说明

◎ 广告赞助

◎最新评论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
      表  情:
      评论内容:
      * 请注意用语文明且合法,谢谢合作 审核后才会显示! Ctrl+回车 可以直接发表

      ◎ 阅读说明READ EXPLANATION

      ☉出处:嘉兴故事         网址:http://www.jiaxing.cc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和网址。
      ☉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由各报章媒体精心收集而来,本站不做任何商业用途。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您想转载此处文章请注明原作者和本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