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周懒予的棋风特点是变化多端,轻巧玲珑,处处争先。他的后辈、梅里诗人周筼说他:究其所以胜者,持先而不失也。确实,处处争取主动权是他的最大特点,即所谓宁输数子,不失一先。徐星友在《兼山堂弈谱》中记载了周
周懒予的棋风特点是变化多端,轻巧玲珑,处处争先。他的后辈、梅里诗人周筼说他:“究其所以胜者,持先而不失也。”确实,处处争取主动权是他的最大特点,即所谓“宁输数子,不失一先”。 徐星友在《兼山堂弈谱》中记载了周懒予在棋艺上的独创手段:“过(百龄)周(懒予)倚盖起手,最为尽变。”从流传下来的过周遗局上看到的起手布局都是“倚盖定式”(古代围棋的著名定式之一),着法紧凑雄健,克服了前人创造的“镇神头”、“金井栏”等定式较松弛的缺陷。徐星友还说:“应双飞燕两压,其着法始于懒予,最为醇正。”“双飞燕”(因棋形如飞燕展翅而得名)着法能一直沿用至今,就是周懒予的独创功劳。 周懒予棋艺虽好,却有一个缺点:好赌。他出身贫寒,但并不珍惜金钱。真所谓有得必有失,他下棋赢得的钱,却常常在赌场上输个精光,最后只得两袖清风空手还乡。 关于周懒予的结局有不少传说,有人说他去了西疆,被一位国王留住,在那里结婚生子,逍遥自在。也有人说他去了日本,在那里受到了热情款待。还有人说他是被嫉妒者所毒害,客死北京。较为可信的还是清代围棋高手徐星友所著《兼山堂弈谱》中的记载:周东侯说,懒予晚年与棋手姚吁儒角艺十局后,不数日即病故。其时大约在康熙初期的1665~1670年之间。可惜的是,他没有遇到清代围棋高手黄龙士。 周懒予著有《懒予奕谱》一卷,但该书原本已失传,现传的《周懒予先生围棋谱》由周筼编纂,同治十二年(1873)苏州复刻本、上海江左书林藏版。《梅里志》、《梅里备志》及1997年出版的《嘉兴市志》均有他的传记。 ![]() 《周懒予先生围棋谱》内页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