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南国佳丽自有胜于北地胭脂处,何况身怀绝技花样翻新的软语吴娘。且素素天生丽质,翩翩有男儿俊态,平生不佩椒兰而芳香自出肤理,难怪五陵少年趋之若鹜了。原来以卖艺为生的她,入京后则始变为章台卖笑者,由隐约而
南国佳丽自有胜于北地胭脂处,何况身怀绝技花样翻新的软语吴娘。且素素天生丽质,翩翩有男儿俊态,平生不佩椒兰而芳香自出肤理,难怪“五陵少年”趋之若鹜了。原来以卖艺为生的她,入京后则始变为章台卖笑者,由隐约而变为公开。本来马戏班里是不可能学得琴棋书画的,只有教坊旧院,才有学习的机会,如明末画家蓝田叔曾卖画“行道”于秦淮河上,并借寓李香君处。诸妓向之学艺,即是例证。 素素为人绝顶聪明,一经点拨即悟。其小楷精妙,专工《黄庭》:山水兰竹,出手不俗,且下笔迅扫,无不意态入神。尤善墨兰,逸笔草草,以少少许胜多多许,聊写骚人幽抱。明清诸妓及文士墨客,皆以湘畹一朵,寄韵写怀,所谓以“墨戏”的方式来标榜自己,倡导所谓的“风雅”。薛素素、马湘兰当是个中佼佼者,由于她们受士大夫熏陶既多,所以学笔弄墨,无不臻妙,且气韵之厚,往往能敌前贤,影响深远。 《邓以蛰美术文集》对女子绘画有过评价:“明末诸妓之气韵,东坡的墨戏,合而助成清代末叶的艺术。山水人物,完全绝迹;花卉竹木,独居尊位。画之体裁,犹诸妓之所习用;画法则为文人的墨戏。赵撝叔为此辈之翘楚,吴昌硕师之。所谓中国现代艺术,以吴氏为中心,其弟子之众,无论亲炙私淑,皆遍乎南北。吴派的艺术,终脱不了女流、文人的习气。女子纤弱深居,不能作山水,所以她们的体裁,只尽于花木禽鱼;文人概无精刻之锻炼,所以只能墨戏。墨戏之狂涂乱抹,虽能打破女性,然取材之隘,仍不出乎写生。”话虽偏颇,其理尚正。 “美人香草”原为一体,素素工墨兰外,兼善山水人物。朱竹垞曾见其水墨观音大士图,甚工致,并说“董尚书未第日,授书禾中,见而爱之,为作小楷心经,兼题以跋”。可见董香光亦曾与素素有过交往,细味“见而爱之”一语,当有许多故事。吾国传统绘画,皆从临摹入手,尤其是人物释道,非用“粉本”不可。想必素素此图是摹写的,当是她初学书画之作。 ![]() 薛素素兰草,作于一六一四年。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