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热门嘉禾名士文章推荐

广告赞助商

主页 > 嘉禾名士 > INTRODUCE

“飞马挟弹”薛素素(6)

2019-10-28 16:18 作者:吴香洲 来源:嘉兴故事 浏览: 我要评论 (条) 字号:

摘要:清人柴紫芳《芦峰旅记》中有薛素素与柳如是之妹杨绛子的一则趣闻:柳河东君如是归虞山蒙叟后,其妹杨绛子犹居吴江垂虹亭。鄙姊之行,遂不与人往来。质钏镯,得千余金,构一小园于亭畔,日摊《楞严》、《金刚》诸经


  清人柴紫芳《芦峰旅记》中有薛素素与柳如是之妹杨绛子的一则趣闻:“柳河东君如是归虞山蒙叟后,其妹杨绛子犹居吴江垂虹亭。鄙姊之行,遂不与人往来。质钏镯,得千余金,构一小园于亭畔,日摊《楞严》、《金刚》诸经,归心禅悦,颇有警悟。尝谒灵岩、支硎等山,布袍竹杖,飘遥闲适,视乃姊之迷落于白发翁者,不啻天上人间。嘉兴薛素素女士慕其行,特雇棹担书,访绛子于吴门。相见倾倒,遂相约不嫁男子,以诗文吟答、禅梵讨论为日课。乃同至慧泉,溯大江而上,探匡庐,入峨嵋,题诗铜塔,终隐焉。其后,素素背盟,复至槜李;绛子一人居川中,足迹不至城市。河东君数以诗招之,终不应。未几卒。著有《灵鹃阁小集》行世。”另附“春柳寄爱姊”调《高阳台》一阕,词长不录。

  河东君有妹,则前所未闻。看其姓杨,似是同胞;然其“居垂虹亭……遂不与人往来”,与素素“相见倾倒,相约不嫁男子”,则其之身份殊为明了,乃盛泽归家院中之“手帕姊妹”也,可知非一母所生。不知妓院中如何排辈分,总不见得先进山门为大吧。她年龄肯定比河东君小。但薛素素早在万历初已闻名“花国”了,因为董香光为素素题大士像时,董尚未进士及第,就算中举人也要到万历十六年(1588),当时董三十四岁,薛至少十五岁。而河东君嫁钱牧斋在崇祯十四年(1641),柳正二十四岁,杨绛子当然还要年轻些。中间相隔了半个多世纪,一个七十多岁的老妪怎么可能与二十上下的妙龄女郎,共同盟誓,相约不嫁男子呢?其故事之虚妄,自不待言。造此故事者,无非是想借此攻击钱柳而已。

  《静志居诗话》录有素素一首“春日过茅山”的诗,甚有意思。诗曰:
  
  参差台殿閟灵踪,句曲茅君次第逢。
  洞口鹤窥曾过客,目中人上最高峰。
  华阳涧水桃千树,旧馆坛碑阙几重。
  遥望金沙何处是,浮图千尺罩乌龙。
  
  诗中金沙即现在江苏金坛,昔日与素素“啮臂三生”的于玉嘉即此地人。是否素素当时曾跟随玉嘉到过茅山,今日故地重游,令她“遥望金沙”而生沧桑之感呢?是否凝眺华阳潭水,桃花千树,忽地勾起她浓密旧情呢?照我的推测,素素在秦淮河上,除了一般“客人”之外,于玉嘉可能是她的第一个“情人”。素素另有怀人诗:“良夜思君归不归,孤灯照客影微微。携来独枕谁相问,明月空庭泪湿衣。”所怀这人是否玉嘉,未可知也。

  素素因屡嫁不果,中年好持斋礼佛,并喜绘大士像布施人间。《珊瑚网》载李日华题薛素素《花里观音》云:“薛素能挟弹调筝,鸣机刺绣;又善理眉掠鬓,人间可喜可乐,以娱男子事,种种皆出其手。然花繁春老后,人情不免有绿阴青子之思,姬无可着力。今又以绘法精写大士,代天下有情夫妇祈嗣,此又是于姬己分上补一段大缺陷也。乃欢喜以赞曰:慧女春风手,百花指端吐;菩萨现花中,自结真实果。”

  一个才华出众的孤身女子,要找个好的归宿,本不容易,何况她是青楼人物呢。最后她嫁一吴中富家翁,以“房老”终其身,虽无衣食之虞,但作为“陪葬品”她是无法摆脱的。其晚年的默默无闻与早期的艳名倾盖,适成对比。这大都是青楼女子的无奈结局,说句漂亮话叫“绚烂之极,归于平淡”吧。
顶一下
(4)
57.1%
踩一下
(3)
42.9%
------分隔线----------------------------
特别说明

◎ 广告赞助

◎最新评论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
      表  情:
      评论内容:
      * 请注意用语文明且合法,谢谢合作 审核后才会显示! Ctrl+回车 可以直接发表

      ◎ 阅读说明READ EXPLANATION

      ☉出处:嘉兴故事         网址:http://www.jiaxing.cc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和网址。
      ☉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由各报章媒体精心收集而来,本站不做任何商业用途。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您想转载此处文章请注明原作者和本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