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盐税是清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两淮盐税更是一度占清代税收的四分之一,清史中有盐道一官,尤关国课、两淮行盐,国课攸关的说法,因此对两淮盐官的选拔任命,清朝历代统治者均十分重视。李陈常任职两淮运使期间
盐税是清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两淮盐税更是一度占清代税收的四分之一,清史中有“盐道一官,尤关国课”、“两淮行盐,国课攸关”的说法,因此对两淮盐官的选拔任命,清朝历代统治者均十分重视。李陈常任职两淮运使期间,安徽、江苏一带食盐滞销,商业衰落。他深入调查,改革税收陋规,清理积欠,从而使食盐畅销,商业复兴。因工作得力,又升任两淮巡盐御使,主管盐政。在此任上,李陈常始终保持廉洁公正,时人称他与文华殿大学士张鹏翮、刑部主事赵申乔、礼部尚书张伯行等人为“十廉清官”。 据《曹家故宫史料》记载,康熙五十四年(1715),康熙帝着人查出曹雪芹的祖父、前两淮盐政曹寅生前亏空织造库银巨大,便命李陈常和时任苏州织造的李煦代为补还。但因这个漏洞太大无法补全,以致新任两淮巡盐御使的李陈常拒绝交接,后出于无奈,才想法逐步补还,直到李陈常去世后二年,才算把这笔账补上。又据《清实录·康熙朝实录》记载:“自李陈常补授运使、所欠银两、俱已清完。李陈常实能效力盐务。将伊授为御史、巡视两淮盐课一年。李陈常原系九卿保举之员。此运使员缺、著九卿必如李陈常之人、拣选保举具奏。” 历史人物有时候是扑朔迷离的,在赞扬李陈常做官廉明,代偿曹家亏空有功的同时,也有人说他“曾以操守清廉著名,后贪腐暴露,而身败名裂”,但无材料可作佐证,只能存疑。 ![]() 《续梅里诗辑》(沈爱莲选编)中的李陈常简介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