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士奇小传] 高士奇字淡人,号瓶庐,又号江村,别署竹窗,清平湖人。先世居余杭,故初补杭州府学生。康熙时由诸生入太学。颇工书法,新岁为人作春帖子,自撰句书之,偶为康熙所见。旬日中三试,皆第一。入翰林,授詹事府录事。历升少詹。归里。寻召赴史局。
[高士奇小传] 高士奇字淡人,号瓶庐,又号江村,别署竹窗,清平湖人。先世居余杭,故初补杭州府学生。康熙时由诸生入太学。颇工书法,新岁为人作春帖子,自撰句书之,偶为康熙所见。旬日中三试,皆第一。入翰林,授詹事府录事。历升少詹。归里。寻召赴史局。又以养母假归。晋詹事。后即家除礼部侍郎兼学士。性耽书,精赏鉴,凡秘府典籍,悉资讨论。才情敏妙,诗文下笔成章。县有冯氏旧圃,构江村草堂居也。事母至孝,居乡谦和。卒谥文恪。著有《右府纪事本末》、《春秋地名考略》、《清吟堂全集》、《北墅抱瓮录》、《松亭纪行》、《扈从西巡日录》、《江村消夏录》、《江村书目编珠补遗》等书二十余种,凡一百二十余卷。尤以《江村消夏录》一书所载书画题跋多为可校。先生以诸生受特达之知,不由科目,骤致通显,朝士侧目。其中虽中蜚语放归,然不数年,仍复起用,再直南斋。儒生之荣,古今莫比(也应作焉)。 ![]() 高士奇,字澹人,号江村。祖籍浙江余姚,后入籍钱塘,去官回籍,卜居嘉兴平湖。生于清顺治二年(1645),卒于康熙四十三年(1704,一说康熙四十二年)。 有清一代,高士奇是一个传奇。他非出身名门望族,也没参加科举考试,因明珠的荐举而得官,一奇也;他入直南书房,侍君伴驾,参与国家大事,前后长达十四年之久,二奇也;他年长康熙皇帝十岁,因博览群书,多才多艺(擅书法、工诗、善画、精鉴赏)得为帝师,君臣情长、亦师亦友,三奇也;他阿谀逢迎,聚敛无度,天下皆知,社会上流行“九天供赋归东海(徐乾学),万国金珠献淡(澹)人(高士奇)”,却因康熙护持,得以善终,四奇也。 这样一个才高、富贵又多金的男人,在感情上居然很专一。高士奇挚爱妻子,飞黄腾达后没有冷落抛弃糟糠之妻,反而日渐爱重,夫妻情深,至死不渝。也是一奇。 康熙二年,高士奇的父母为他娶了傅家的一位女子为妻。那年高士奇19岁,妻子18岁。洞房花烛夜,掀开盖头那一刻,四目相对,一见倾心,相约“结爱誓百年,调成好琴瑟”。少年夫妻,恩爱无比,形影不离。高士奇有诗追忆彼时的甜蜜时光(《独旦集》卷一): 楼对吴山昼卷帘,倚肩常是校牙签。闲翻残卷寻遗泽,仿佛脂痕见指尖。 对于他们来说,新婚那年是最自在悠闲的。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