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03年9月15日徐邦达(右二)在徐邦达艺术馆开馆仪式上。 海宁徐邦达艺术馆展厅 海宁徐邦达 海宁西山脚下,徐邦达艺术馆。这里环境清雅,背靠西山,前临硖川,依山傍水,占地5.5亩。马徐浩记得,这地方是老先生自己
![]() 2003年9月15日徐邦达(右二)在徐邦达艺术馆开馆仪式上。 ![]() 海宁徐邦达艺术馆展厅 “海宁徐邦达” 海宁西山脚下,徐邦达艺术馆。这里环境清雅,背靠西山,前临硖川,依山傍水,占地5.5亩。马徐浩记得,这地方是老先生自己选中的。当时,他一走到这个地方,就特别有感觉。2003年,艺术馆开馆时,徐邦达专程回来,捐赠了100多件书画,其中包含80多幅他自己的作品。 “他对家乡很有感情,许多字画题款是‘海宁徐邦达’,图章也刻有‘海宁徐邦达’。”张谷良对此印象深刻。 陈选青结识徐邦达是在上世纪80年代末。当时徐邦达的民国旧友、海宁人蒋孝游,托陈选青给徐邦达带一封信。“徐老非常高兴,一则是好友来信,一则是家乡来人,他热情地邀请我去他家里做客。说我是海宁来的第一个人,非常高兴。”此后两人相交20余年,陈选青每次去北京必拜访徐邦达。徐邦达有时南下,也会约陈选青一起看画。 在海宁,徐邦达题字的“紫微阁”主匾还悬挂在紫微阁上,题款是“乡晚徐邦达敬题”。海宁市志、海宁博物馆均为徐邦达所题,嘉兴市蒲华美术馆也为徐邦达所题。 马徐浩与徐邦达结识于11年前,缘由便是紫微阁。 2001年9月,海宁市政府重修紫微阁,但主匾题字迟迟未定。当时马徐浩有个朋友在故宫博物院古书画部,说你可以找徐邦达啊。“当时我们谁也没有跟他联系过,很唐突的,我就给他打了一个电话。徐老一听说是海宁的,就说,我上午有空,你们过来吧。” 到徐邦达家时,他正坐在沙发上等他们。说明来意,他一口答应。给钱,被拒绝了。“他让我们留了地址,说写好给我们寄过来。走的时候还亲自送到门口。”但出人意料的是,中午12时半,马徐浩正在吃饭,徐邦达夫人滕芳打电话来,“原来我们走后,徐老很激动,写了好几幅字。但怕寄丢了,让我们去拿,午睡也没睡,一直等着我们。” 闲聊时,他们建议徐老回家乡建个馆,“徐老说自己东西不多,但家乡如果有这个愿望,还是会支持。” 后来,海宁市政府经过讨论,确定了这件事。 2001年10月,徐邦达和夫人专程从北京赶到海宁。 此时,距他1983年回海宁,已近20年了。 1983年9月,徐邦达到海宁博物馆鉴定馆藏文物时,潘六坤是海宁博物馆馆长。“一则是七人小组到全国各地博物馆巡回鉴定,一则是海宁是徐老的家乡。”徐邦达大概花了一天时间,将馆藏的几百幅作品全部鉴定。“当时他提了几个建议,一是要求文物保护人员一定要专业,一是收藏以本地书画家作品为主。那是30年前的旧事了,印象最深的就是他非常内行。” |
- 上一篇:时务俊杰吴之振的一生
- 下一篇:此生已在太虚间(上)--太虚大师纪略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