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三、从广州试水到金山寺事件 宣统二年(1910)早春二月的某一天,意兴豪迈的青年僧人太虚,怀着复兴佛教、开辟佛教弘法新天地的诸多憧憬,随僧友栖云南下广州,拟协助广州白云山双溪寺住持月宾组织广东僧教育会。他
三、从广州试水到“金山寺事件” 宣统二年(1910)早春二月的某一天,意兴豪迈的青年僧人太虚,怀着复兴佛教、开辟佛教弘法新天地的诸多憧憬,随僧友栖云南下广州,拟协助广州白云山双溪寺住持月宾组织广东僧教育会。他们从上海启航,坐海船经福建、香港,历时一个月,终于到了广州。由此开启了太虚贯穿一生的佛教弘法生涯。 到广州后,由于月宾非广东人,语言及生活习俗等方面都有障碍,无法与当地僧众打成一片,最终不得不离寺而去,致使筹建广东僧教育会的预想流产。虽然僧教育会没有筹建成功,但太虚仍独自留在广州弘法,通过组织佛学精舍,讲经说法,大大推动了广州的学佛、研究佛学的风气,太虚自己也因在广州弘法而广受瞩目,成为广州知名的讲经法师,法名日隆。不久,月宾退住持职,太虚接替了月宾,被推举为双溪寺住持。这是太虚一生出任寺院住持之始。 太虚到广州后,与革命党人往还日密。清宣统三年(1911)三月,广州黄花岗起义失败,革命僧栖云为官府所逮,并于其住处搜出太虚所撰的凭吊黄花岗死难烈士之诗《吊黄花岗》。太虚因涉嫌革命,遭到官兵围捕,难以在广州立足。最后在友人的帮助下,才得以平安离开广东返回浙江。 一九一一年十月十日,辛亥革命爆发,南方诸省先后呼应,江浙等省相继光复。一九一二年元旦,孙中山于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成立了南京国民政府,中华民国开始纪元,一个前所未有的新国体诞生了。作为新生代的佛教僧人,太虚敏锐地意识到,国民政府的成立,为中国佛教振兴提供了一个大好时机,广大佛教徒应乘势而起,从佛教本身改革入手,筹建一个适应革命新形势需要的全新佛教组织,保护佛教徒的合法权益,争取合法地位,从而复兴中国佛教。 一九一二年初太虚来到了南京,发起组织“佛教协进会”,太虚拟定《佛教协进会章程宣言》,拟呈报民国临时政府立案,当时,正好有社会党员广东人戚某,系孙中山乡亲,便带太虚到孙中山办公室晋谒,孙中山又令秘书马君武与太虚谈话,太虚即与之谈了佛教协进会的具体内容,所拟《佛教协进会章程宣言》也承马君武的赞可。随后,太虚开始着手组织佛教协进会的具体事宜。 这时,曾在南京祇洹精舍就学时的同学仁山也到了南京,上书教育部,要以镇江金山寺兴办僧学堂。太虚就与仁山商议,建议两事合并,仁山听后大喜,邀太虚将佛教协进会成立大会放在镇江金山寺开。 没想到,召开成立大会时,仁山等与青权、寂山等起冲突,会场秩序大乱,致使会务、寺务均因以停顿,无法继续。双方从唇枪舌剑式的辩战,几乎演成“全武行”的惨剧,竟以僧人对簿公堂、由官方的介入裁定而惨淡收场。这就是民国佛教史上著名的“金山寺事件”。 “金山寺事件”,是倡导佛教革命的新派僧人与传统丛林僧人之间的第一次正面交锋。此后,太虚“佛教革命名声,从此被传开。” ![]() 《海潮音》太虚法师于一九二○年创刊并题写刊名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